耕织培育儿童美术语言的土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9
/ 2

耕织培育儿童美术语言的土壤

余小丹

浙江省 义乌市廿三里第 二小学 322000

摘 要】儿童美术语言促进孩子的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帮助形成创新意识,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教师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各领域的美术教学中,探索“儿童美术语言”的独特性,通过把握教学原则、注重实践感受、开展欣赏评述、实施多种手段耕织培育儿童美术语言的土壤,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美术语言;小学美术教学

儿童美术语言是孩子个性化的呈现,天性的释放。但是,很多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忽视了孩子的感性表达,使孩子的个性创作受到局限,形式单一。那么,怎样更好地激发孩子呈现个性化语言?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孩子的真实感受?下面,将从四个学习领域的儿童美术语言培养进行论述。
一、把握教学原则,培养儿童美术造型语言

通过美术造型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美术造型活动中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媒材料发展美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提升儿童美术造型语言。

60b1e98a793e2_html_7d873a6f3365fca7.gif

图1《会说话的石头》

60b1e98a793e2_html_14770eb5eb6e16e8.jpg 案例1】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说话的石头》,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展示石头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展开联想“它们像什么?”随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尝试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画石头画的草图;在欣赏完不同题材的石头画和小组合作进行石头组合创作后,学生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进行想象、创作,并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美术装饰;最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播放国内外各种石头造型的艺术品进行拓展。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观察、表现,将学生的想象转化为具体艺术形象。
  1. 在观察和表现中感知儿童美术语言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对美术造型语言的应用,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美术思维,提高运用美术技能的能力,并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有效发展。美术教学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绘画技法,而是通过多种感官的调入,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将自身的感受、想法以及观点充分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掌握并丰富美术造型语言。

在记忆和联想中创造儿童美术语言

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就是基于形象记忆基础之上结合自身想象展开的绘画过程。因而,为了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儿童美术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有效利用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并向学生提出记忆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对记忆中的形象进行创作,从而丰富美术语言的表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学生应用形象记忆进行联想和创作的能力,使他们习惯应用形象记忆。儿童的记忆过程,并非是对现实生活的重现过程,而是基于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在脑海中的印象的再加工过程,只有儿童进过深入的思考和在加工,才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术语言。

在想象与表达中提升儿童美术语言

想象是艺术创造的基础,美术绘画当中如果儿童缺乏想象力,其作品必然也是缺乏创意的,并且更是无法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审美想象,是在感性情感的推动之下展开的再创造性的想象。在儿童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再创造性想象是学生对于脑海中的事物的描绘和表达,通过在脑海中重现,并对其进行加工、重组,而后,应用儿童美术语言将其充分的展现出来。通过丰富艺术创作经验,提升学生的儿童美术语言。
二、注重实践感受,培养儿童美术应用语言
在美术教学当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工具以及选择合适的创作方法,从而将作品创造表现出来,这种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性的方式可有效的使儿童感受到美术语言的丰富性,并逐渐引领他们掌握设计创造表现手法,从而逐渐掌握准确的美术语言。

60b1e98a793e2_html_1995151cf4d76f42.gif

图2《奇思妙想》

【案例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奇思妙想》

教师用图片把学生带进奇思妙想的情境视觉当中,再通过欣赏分析、自主探究、尝试体验、大胆创作使学生明白一些简单的巧合与组合能够设计出奇思妙想的作品。

60b1e98a793e2_html_409976c78ea71a94.jpg在探究感悟中表达儿童美术语言

60b1e98a793e2_html_44c6ddf5b7e53dbe.gif

图2《奇思妙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更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热情,并鼓励学生使用简单的图形去组合创作,将简单的巧合整合成为一幅幅作品,通过探究实践,学生通过创作实践,用绘画语言表现出自身的情感,释放真实的内心感受。

在创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儿童美术语言

美术又是一门注重实践创造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各种材料自由展开设计创作,并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上述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分析探究、自主尝试、大胆创作的教学环节中,完成情感与想象的融合,使审美和艺术创造得以锻炼,就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美术语言的提升。
三、开展欣赏评述,培养儿童美术鉴赏语言

美术作品的欣赏评述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意义,在美术作品的熏陶之下,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创作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视觉形象的理解与认知,由此可见,培养儿童美术评述语言的重要性。

【案例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国传世名作》属。首先由学生自主欣赏作品并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对《步辇图》局部进行临摹,观察人物动态特点;对比欣赏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分析内容,总结特点,发现异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对具体一幅作品进行描述自己的认识与感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在欣赏和观察中认识儿童美术语言

学生在欣赏和观察美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对于美术作品的整体特点会有一个更加具体的理解,通过临摹,更能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上述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就通过引导学生对《步辇图》局部的临摹,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实现了作品的再创作,进而使他们对于儿童美术语言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分析和解释中理解儿童美术语言

本课教学活动重在让学生在欣赏中国传世名作的过程当中感受不同种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以及艺术风格。学生在欣赏分析的过程中,了解、认识画家,通过对艺术作品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欣赏和评述能力,促进理解儿童美术语言。

在评价和交流中表达儿童美术语言

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能力,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对中国传世名作欣赏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通过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将自己对这些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柏玉英.小学美术语言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2]王颖.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儿童美术教育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9).
[3]王文书.浅谈学生的美术语言意识及运用能力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