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探究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32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探究实践

于洋 孙宏伟 王凤云 翟燕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从中抽取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奇偶数法分为2组,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组间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护理总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传统组治疗总效率为62.5%,有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统计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可明显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属于一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不同致病菌导致肺部发生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畏寒、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新生儿出生后4小时左右,可能会出现口唇青紫、气短、呼吸变浅,鼻翼扇动等,严重患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体征,血气检查显示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均表示肺炎发作,重症肺炎致死率极高,威胁患儿生命健康[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从中抽取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奇偶数法分为2组,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心、脑、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患儿;②精神疾病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我国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②临床症状:发绀、畏寒、呼吸急促,伴有发热。③患儿24小时体温超过38.5度[3];④入组治疗前,患儿未服用过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传统组16例患儿,男10例,女6例,;试验组16例患儿,男9例,女7例。各组间数据汇总检测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细心观察患儿意识、呼吸、排便及排尿情况等,并做好相应出入量记录,交班仔细,对患儿基本病情情况交接清楚等。试验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呼吸及缺氧护理:观察患儿呼吸变化时,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快慢等等,若患儿存在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张口呼吸以及鼻翼扇动,甚至吸气时存在“三凹征”,伴随呼吸暂停,说明患儿严重缺氧,病情危及,报告医生及时进行抢救治疗[4];(2)哺乳监测及呼吸道干预:患儿若出现拒奶、吐奶呈喷射状,甚至口吐白沫现象,则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考虑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现象,并及时协助清洁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羊水、呕吐物等堵塞呼吸道,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做好无菌操作,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若出现发绀现象,可加大氧流量吸氧;(3)环境干预:患儿由于缺氧可能会出现躁动情绪,在加上高热会影响患儿尚未发育完全的中枢神经系统,患儿多躁动不安,甚至出现惊厥现象,极易诱发心力衰竭,所以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内安静,尽量做好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等;(4)母乳干预:待患儿病情平稳后,指导母乳喂养,定时、少量、多次喂养,避免喂养过程中溢乳、呛奶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经不同护理模式后,各组患儿护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统计分析。护理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患儿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呼吸及意识等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患儿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呼吸及意识等逐渐恢复中,且尚未完全稳定,尚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3)无效:患儿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呼吸及意识等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呼吸衰竭程度。总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分析

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间对比统计,计量对比组间资料运用%表示,行X²检验;计数对比组间资料采用(60b719abdc2bc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表示,进行t检验。数据分析表示存在明显差异,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2.1 护理干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试验组患儿护理总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传统组治疗总效率为62.5%,有差异性(P<0.05)。如表1所示。

表1 护理干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效率

试验组

10

5

1

15(93.75)

传统组

3

7

6

10(62.50)

/

/

/

4.571

P

/

/

/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统计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如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总并发症率

试验组

16

1(6.25)

0(0.00)

1(6.25)

传统组

16

2(12.50)

3(18.75)

5(31.25)

/

/

/

4.254

P

/

/

/

<0.05

3讨论

新生儿肺炎主要是由于致病菌从呼吸道吸入或从胎粪中吸入等原因,引起新生儿肺部感染出现炎症反应。由于新生儿日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全,增加治疗难度,且极易并发各类并发症,基于此,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预后起到一定疗效。本次研究中,根据患儿临床体征、生命体征、意识、生化指标及病情变化对患儿病情进展变化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化干预模式,从患儿呼吸监测、环境、母乳、并发症等全方位做好护理干预,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增强医护人员间联动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改善新生儿预后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可明显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伟青. 新生儿肺炎3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健康大视野, 2013, 021(001):122-123.

[2]罗淑元, 杨桃, 刘小娟,等.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8, 12(006):168-169.

[3]丁桂容.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4卷22期, 80-81页, 2018.

[4]王金荣. 31例小儿肺炎临床护理体会[J]. 心理医生, 2016, 022(005):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