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人才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3
/ 2


日语人才培养研究

代梦倩 蔡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 150000


摘要:当今社会,国际化与全球化水平不断深化。抛开传统的偏见,日语专业也是很多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日语语言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日语表达能力。这两方面能够在学生人际沟通以及文字翻译的水平上得到体现,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于应用型日语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日语教学的现状、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标准,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日语教学的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留学海外,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随着中日商务贸易交流的深入,对于日语应用型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现今,我国高校对于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基本都是外语的标准化培养,没有考虑学生日后的就业问题;除此以外,现今高校的日语教学普遍都把理论和实操分隔开,采取“3+2”或“2+1”的上课形式,实习环节也过于形式化,学生难免会觉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须对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全面提高日语应用型人才的技能和水平。


二、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标准与要求

根据相关调查,在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有以下几个需要达到的标准。


(一)日语听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日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因此实用性十分重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写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两项十分重要的能力。日语学习者必须努力增强这两项能力,否则就难以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听懂日语句子并用日语表达观点。特别是在外贸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日语翻译工作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日语听写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行业素质与基础知识

语言交流需要在特定的语境和行业环境中进行,因此,从业者必须具有相关的行业素质和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同时他们对于行业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话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行业素质与基础知识还包括行业内所需要的日语听写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从业者还应具有对行业内的专业术语进行应用的能力,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工作[1]。

(三)日语文化的内涵与背景

语言都带有自身的文化内涵与背景,在日企或与日本文化相关的单位工作,从业者须充分了解日本文化,以便能够在工作中处理好人际交流问题。同时这也是从业者日语听写能力与表达能力以及专业化的行业知识的具体体现。此外,日本人讲究礼仪和细节上的问题,从业者须在工作中对此多加注意,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三、思辨能力研究的现状

有关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源于欧美,最著名的是德尔斐报告中提出的思辨能力二维结构模型和思辨能力三元框架。这两种理论框架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思辨能力包含的各要素。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将思辨能力培养列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并就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展开了研究。

1998年,我国学者黄源深提出了“思辨的缺席”概念,认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较为薄弱,但这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随后,文秋芳教授沿用了国外学界“critical thinking”的内涵,将思辨能力定义为“依据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包含思辨技能和思辨倾向。文秋芳教授的团队致力于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构建和检验研究[2]。

大学生外语思辨能力就是指能够运用外语语言文学知识,进行深刻思考与分析,对个人或他人的观点作出质疑、反思和判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创新素质[3]。因此,在日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掌握日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判断力等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论证能力和界定能力,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客观制约

近年来,本科教育阶段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总学时不断减少的发展趋势,怎样协调学时减少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授课教师也是教学管理层共同面临的课题。为缓解课时减少带来的压力,各高校纷纷建立或加入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授课教师转变思想,改进教学方式,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慕课、微课等多种网络课程弥补课时不足对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但是目前线上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与思辨能力培养结合不紧密,练习、线上答疑等课程辅助环节建设有待完善,以及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配比需要进一步调整等问题。

目前,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零起点,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日语,因此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低年级阶段一般以夯实日语语言能力为根本目的。课程以基础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会话、日语阅读等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4]。由于低年级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单词和语法点数量多,且较为分散,因此引入文化比较等思辨能力训练的内容也呈现出分散的特点。如果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意识不强,学生日语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那么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基本上得不到或很少能够得到培养与锻炼。


(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影响

普通高校中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问题意识”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并不多。许多学生在考入大学以后,往往认为自己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特别是离开了父母的监管,许多学生由于自律性较差,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状态较为放松,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目前,部分普通高校的日语专业在一年级阶段实施了“晚自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许多学生仅仅利用晚自习时间完成当天作业,且主要以背单词和语法练习为主,晚自习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仍然停留在高中的被动式学习阶段,希望能够统一订购练习题,并由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统一的测试、讲评等。


(三)、授课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滞后

日语专业的授课教师,特别是担任低年级课程的授课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学生没有日语基础,日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在一、二年级阶段完成。学生受到单词、语法的限制也很难完成扩展性的练习或开放型的题目。因此,低年级阶段的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授课教师在课程的初期以信息输入为主,并不注重输出环节。


在教学手段上,虽然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引进了多媒体、数字平台以及其他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但是由于日语学科基础阶段知识点较为细碎、数量繁多,因此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形式的教学改革效果并不明显,由学生作为课堂主导,展开讨论和思考的课程或课时安排并不多。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获得双向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这将使大学教师可以更加关注使用日语的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室中精心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对日语口语对话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日语学习校园氛围,有效地提高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学焕.浅谈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安徽文学,2010:218-221.

[2]王丹丹.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日语课程改革[J].知识文库,2019:176.

[3]金秀英.浅析高校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各界,2017:83-88.

[4]秦颖,张春梅.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日语专业建设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421-424.

作者简介:代梦倩(1999年12月),女 ,汉族, ,山东蒙阴人 ,本科在读,大四学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日语人才培养研究

第二作者:蔡雨,1983.07,女,汉,黑龙江,在读博士,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日语 日本历史

参与项目:202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卓越日语人才培养路径与策略研究》(2020102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