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工笔花卉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3


小学工笔花卉教学实践研究

夏葳荑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社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以及多样。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重视的是对学生美术兴趣爱好的培养,让学生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最终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为学生今后的绘画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工笔花卉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类型,非常适合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通过工笔花卉的社团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工笔花卉的知识,也让学生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因此将工笔花卉的学习引入小学教学,将学生的生命成长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是我的一点尝试。

关键词:工笔花卉;临摹;教学

引言:小学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基础性教学,教师所传授的一些美术知识应当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在进行工笔花卉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兴趣为切入点,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习工笔花卉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的习惯。中国工笔花卉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小学美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教学规律让小学生由浅入深的逐步了解工笔花卉、学习工笔花卉,让他们在学习中提升个人的鉴赏、创作能力。

  1. 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小学工笔花卉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入手,只有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成熟的掌握,才能为今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教学只有对前人所总结的经验以及理论进行学习,并且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比如在小学工笔花卉教学开始之前,应当让学生了解工笔花卉的发展历史:工笔花卉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在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之后,工笔花卉艺术不仅具备多种的艺术价值,同样也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装饰内容,能够为观赏者带来美的体验[1]。工笔花卉在两宋时期逐步发展成熟,宋朝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工笔花卉创作者是宋徽宗,到元、明、清之后工笔花卉则是进一步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工笔花卉创作中,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风格。让学生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能够让学生逐步的认识工笔花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特点,这些知识内容也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化对学生的艺术熏陶

(一)利用欣赏教学

小学生学习工笔花卉,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以及相应的工笔画鉴赏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合理的创造欣赏情境,让学生在欣赏工笔花卉作品所包含的气韵以及意境的同时,逐步认识工笔花卉的风格表现特点。老师针对工笔花卉的笔墨技法的讲解,也会让学生对工笔花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如果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单凭空泛的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这些内容的,所以在前期的教学阶段中可以应用工笔花卉欣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工笔花卉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象牵牛花的样子,并经过相应的提问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个人对牵牛花形象的认识,而与此同时向学生提问“牵牛花大约可以多少笔画出来”,学生此时踊跃的回答。老师准备出一些以牵牛花为素材的工笔画作品和水墨画作品,在向同学展示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工笔画与水墨画之间的区别。最后拿出于非闇(读an)的《牵牛花》,让学生们认真仔细的欣赏,老师通过对中笔画特点的讲解,让学生逐步对工笔画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认识。在以上内容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自由的表达对两种绘画技巧的认识,而通过实践授课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能够对水墨画和工笔画的特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也能够在鉴赏过程中认识到工笔花卉所具有的细腻、清秀之美。

(二)多种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初见工笔花卉,都认为工笔花卉具有非常真实的特点,看起来像真的一样,所以在他们的想象中,这种真实的艺术表现可能创作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在笔者教学实践中,提前整理了大量工笔花卉的作品,以及其他题材的工笔作品让他们欣赏在欣赏中让学生认识工笔花卉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如《画芙蓉白鹭轴》、《芙蓉图》)。告诉他们工笔花卉的线条非常严谨工整,而色彩又非常滋润均匀,这些内容让工笔花卉呈现出了写实与写意两种艺术表现能力,让学生们知道古人往往会运用工笔花卉的创作形式来表达某种情感。学生们在了解以上基础知识的之后,逐步的引导学生们用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进行一些基础内容的学习。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亲自示范讲解,让学生在欣赏这些花卉植物,再配合上相应的诗词内容,让画面的意境表现能力更加突出,学生的鉴赏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在了解中学习技巧

随着学生们对工笔花卉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及感受之后,组织学生们进行临摹学习,同时也要考虑到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本着以欣赏为主,以练习为辅的要求,让学生们在欣赏绘画的同时逐步的掌握工笔花卉的多种表现技巧。

(一)了解花卉

学生在前期的鉴赏过程中,认识不同的花卉作品,并且以此为基础向学生们讲解“花卉之所以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表现,是由于花卉品种的差异和生长环境的差异”,让学生了解花卉一般分为木本、草本和成本三个主要的类型。在工笔花卉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对花冠部分的描绘,而为了让学生们对花卉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笔者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在花卉的不同部分进行标注,让他们了解花卉中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形态特点[2]。比如球形的花卉有牡丹花、芙蓉花,圆锥形的花会有牵牛花、杜鹃花,还有些花卉外形好像圆盘比如梅花和樱花,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花卉的大致形态,结合简笔的形式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花卉的整体结构,最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临摹。

(二)技法探究

工笔花卉是以线为基础进行造型的,所以对于线条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线条表现的过程中重视笔法内容的应用,力度的变化会影响笔法的变化,让学生知道每画一笔的时候都需要经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另外也要让学生们知道在花卉线条绘制过程中呈现出虚、实、疏、密等等不同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们在了解这些线条变化规律的同时,结合相应的工笔花卉作品,让学生形成具象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花卉着色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明白工笔花卉的着色过程虽然非常复杂,但是如果掌握了技巧也非常容易学会的[3]。让学生们了解三矾九染、滋润、厚重等色彩表现,同时也教会学生们一些特殊的技法,比如撒盐、积水等等,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体验到工笔花卉所带来的乐趣。

(三)步骤规范

很多小学生都没有工笔花卉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工笔花卉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步骤进行严格的规范,要求他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构图达到均衡的状态,在进行线条运用的过程中要保证运笔的稳和慢,只有这样勾勒出的线条才更加整齐生动。并且在染色的时候要准备两支笔,一支笔上图有颜料,另一只笔上图有清水,在交替运用的过程中形成随类赋彩的表现。在着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色彩不能太过厚,要表现出一种薄而通透的感觉,同时在染色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二遍着色,就需要等原先的地方干了以后才能着色。在着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晕染要恰到好处,才能体现出工笔画的审美意境。

  1. 进行适当的临摹教学

经过前面基础理论和实践的熏陶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的展开临摹实践,临摹的过程是提升工笔花卉技巧的重要方式。在学生临摹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工笔花卉的构图、线条等内容,在学生掌握“十八描”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着色技法的练习,要求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既要“描其形”,又要“领其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了临摹之外,也要穿插其他一些知识,让学生的思维状态始终保持活跃,让他们在临摹的过程中思考,只有这样在临摹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工笔花卉教学的创新性。

五、利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他们更喜欢多样的绘画形式来吸引他们的兴趣,为了让工笔社团更适合在小学开办,可以将技法与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

(一)进行装裱

众所周知,一幅国画完成时纸张容易褶皱,所学生呈现的效果也不是最佳的,俗话说“七分画三分裱”,只有装裱完成的作品才能达到其做最美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绘画兴趣,教师可以选择社团中一些优秀的作品将其进行装裱,有机会再进行展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

(二)设计扇面

把工笔花卉画在扇面上,扇子的材质可以是纸质与娟面,形状是方形、圆形、菩提叶形等,到了夏日,学生们用着自己所绘的扇面扇风,必别有一番心情与成就感。

(三)设计衣服

还可以把购买一些纯色的棉质衣服或者纱衣,用纺织颜料以工笔画的手法设计绘画衣服,学生可以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或者在学校文艺演出中请其他演员穿上自己设计出的具有工笔花卉特色的衣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工笔画的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笔画教学的效果,促进对工笔画深层次内涵的体验和传承。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五六年级阶段开展工笔花卉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情况,并且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模式并用的教学形式,以提升学生对工笔花卉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逐步的学习到工笔花卉的创作技巧,从而保证小学生的工笔花卉绘画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路海英.浅谈中国画欣赏教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4):169-172.

[2]张昕.工笔画教学在苴却砚制作中的体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6):121-122.

[3]李珣.中专工笔画教学的时代性变革[J].大众文艺,2013(13):249.

1] 路海英.浅谈中国画欣赏教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4):169-172.


2]李珣.中专工笔画教学的时代性变革[J].大众文艺,2013(13):249.

3] 张昕.工笔画教学在苴却砚制作中的体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