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课堂质量的提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中职农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课堂质量的提高

杜茜昀

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材料的低质化,加上加工方式、理念的固化,使中职农学专业不能很好地跟上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如何提升课堂质量、提高人才综合素养成了中职农学专业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职;农学专业;课堂问题;课堂质量

一、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课堂现状分析

1、少数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学习不努力,缺乏学习的信心和自信心。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不能进入重点高中。专业思想不强,学习热情不高。他们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轻视职业教育。

2、基础差跟不上,没有学习兴趣。有些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因种种原因造成基础差,到职高后,教学内容更抽象,课堂信息量大,跨度大,有些教师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注意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中知识链的衔接,使得学生一开始就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日积月累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二、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课堂存在的问题

1、导误:与其他学校不同,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高中入学考试失败而受挫。这些学生自信心受挫,很容易压抑自己的能力。然而,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盲目灌输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脱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很少接触农学知识,教师只从书本知识中讲解概念性内容,没有通过实践加以引导和启发,往往导致学生的理解力不强,背诵记忆单纯。

3、评价机制滞后。新课堂缺乏有效的过渡,直接进入主题。课堂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观念和课堂模式陈旧,制约了课堂效果的提高。课堂目标过高。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或课堂目标脱离学生实际水平。课堂评价机制滞后

三、提升中职农学专业课堂课堂的策略

1、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2.实践出真知,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对立统一;3.有条件的还可以创造去各地考察的机会,让学生实地了解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从而把握因地制宜的农业核心思想。4.分层课堂,因材施教,注重过程;5.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改变专业观念;6.培养高素质教师,改善硬件条件;7、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课堂观念;8、丰富教材体系,使课堂内容更具个性化; 9、重视课堂过程,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体系。

四、中职农学专业课堂中课堂理念和课堂模式的农学专业建设

1、启发式课堂模式对中职农学专业课堂质量提升的作用:启发式课堂模式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能够将农学课堂从传统的教师主体转變向学生主体。在课堂过程中通过创建情境来让学生们主动的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培养起学生们良好的问题意识,并在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们去主动的思考,让学生们在课堂过程中孕育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在农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造就有创新力的人才,来推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2、直观课堂法对中职农学专业课堂质量提升的作用:在中职农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让学生们观察农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在对一些农作物疾病的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病株来让学生们观察,通过视觉和听觉以及触觉的多种感官参与,能够让学生们对农作物发展形成良好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另外,在农学课堂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让学生们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从而使得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3、中职农学专业课堂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职学生在新知识的掌握上往往会依赖于旧知识,因此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上,我们一定要对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进行重视。除此之外,还要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对新知识的固定点进行运用。在进行农学专业新知识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旧知识的结合,从而启发好学生们的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在课堂的过程中,在新旧知识的游记结合上,一定要对学生们的学习现状进行掌握,要让旧知识贯穿于新知识的发展,从而引发学生们以高涨的热情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4、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课堂观念;5、丰富教材体系,使课堂内容更具个性化;6、重视课堂过程,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体系;7、创新课堂方式,采用任务驱动课堂;8、引入信息手段,体验生物学习乐趣;9、加大实践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中职农学专业课堂改革

1、反思自我:教师就想办法向40分钟要质量,利用丰富的语言艺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乏味的农学专业课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种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课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反思教材:有些农学专业课程不适合我们当地的生产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气候、土壤等条件,对教材就要做相应的改动,比较难懂的知识,要借助与课堂课件及相关资料来完善课堂环节。3、反思学生:现在所教11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的习惯不好,再加上家长的逼迫,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甚至对学校的各种活动基本没有兴趣,课堂上时不时要维持纪律,讲课时师生基本互动不起来,经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4、反思课堂:去年培训时有专家提到,这种在黑板上种地的课堂方法在职业教育中是比较忌讳的,一般起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下一步准备在网络上搜索和制作一些有关农学专业课的多媒体演示动画课件,尽量把学生的兴趣吸引过来。经过近一年的课堂实践,总体感觉教材难度远远高于学生的接受水平,且内容多、杂,经常出现学生听着听着就走样了,不给你教师玩活儿的情况,打造高效课堂:(1)要提高教师素质;(2)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3)教材的处理;(4)课堂模式的改变;(5)课程结构和课堂内容的统一;(6)教法学法的运用;(7)提高课堂兴趣;(8)制订多套课堂计划。

以岗位定课程、以职业标准定课程标准,以一线生产实际为主线,教、学、做、考、生产服务一体。校企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共同推行现场教学,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规范及高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态。按照实际生产岗位设课程,即职业素质课(基本能力的培养)、职业基础课(专业能力奠定基础)、职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培养)、职业拓展课(再就业或自主创业)。课程设计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将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构建农业生产能力和农药、化肥、种子等应用技术能力。课程体系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核心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增加农资营销专业课程,突出农学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

结语:

我们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让备课“活”起来,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备课是提高40分钟效率的关键所在,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因此课后反思是很可贵的。中职农学专业课堂中课堂质量的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课堂效果密切相关,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课堂观念,丰富教材体系,使课堂内容更具个性化,因材施教,加强支撑农业发展的农学专业建设,最终促进中职农学专业课堂质量、课堂效果的提高,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中职农学专业人才。[2]

参考文献:

[1]高学军.中职农学课堂目标和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社会科学,2012(05):96.

[2]马镝.中职农学课堂质量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5(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