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材的处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谈小学数学教材的处理策略

王喜秋

巩义市米河镇米北小学 河南 巩义 451263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才能达成数学课标要求。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备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备教材。需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研读教材编写说明,统揽全套教材,把握学段目标,解读全册教材,在学期初对全册教材合理地整体规划和安排。下面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处理策略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关键课,核心,练习课,整理提升课

一、讲透关键课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讲透关键课至关重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共12册,每册教材又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若干个单元。每册教材都有一些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认真对待,这就是关键课。关键课大体上包括核心概念课、核心数量关系课、关键思维能力培养课、核心算理课。这些关键内容无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教师认真打通教材上下之间的联系,高站位把控教材;还需要教师认真把控学生认知经验和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到目的地。

1.核心概念课。如六上数学第四单元之《比的意义》这节课以除法的意义和数量关系为基础,为比的性质、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相关知识打基础,这就是核心概念课。三上数学第五单元之《倍的意义》以整数乘法和整数除法的掌握为基础,让学生认识整数倍的概念,为将来学习小数倍、分数倍、百分数和比的内容打基础,这也是核心概念课。这样的核心概念课关键在于讲透概念。概念课成不成功,80%的评价应落脚于概念的建立是否透彻到位。比如“比的意义”,学生能否充分理解到以前所学的相除的两种量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能够充分理解到两个数的比代表两个数的相除关系,这是这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判断指标。又比如“倍的认识”,学生是否能够透彻的理解到“倍”的概念的实质,即“一个量里边有几个另一个量,可以说成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这是评价这节课的关键指标。核心概念课讲透之后的正运用是正面强化,其后的变式反例是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加以提升,巩固并让新概念融入已有知识网络,这些练习设计是加分项。如果概念的建立透彻到位,这就是一节好课,如果再有了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练习设计,那就是锦上添花的好课了。

2.核心数量关系课。

近二十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材对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没有单列出来进行教学,只是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是有所体悟。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模型思想。对于综合应用中涉及到的购物问题、行程问题、工作问题等等,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建立模型的过程。这些问题涉及的数量大概都是三个,都存在一个基本数量关系,这其实就是模型概念中的乘法模型,比如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购物问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工作问题中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每个乘法关系又可以根据除法的意义产生除法关系。这些核心数量关系借助模型思想教学到位,学生解决问题可以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又比如图形计算中产生的计算公式也是核心数量关系。这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3.核心思维训练课。

教材中的数学广角课、公式推导课、计算方法探讨课之类是核心思维训练课。这些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得出方法,而是以这些内容为载体,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序、全面、借助模型策略、转化、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就是通过这些课来帮学生习得。这样的课不提倡提前预习,建议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经历研究探索之旅,方能达到教材编排的目的。这些课是老师们每个学期要特别重视和认真对待的内容。

4.核心算理课

老师们对于计算教学的算法教学会非常重视,对于为什么这样算老师也要一并重视,要领着学生走到知识的源头。比如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先通分再加减,其实都是源自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2个千和3个十加起来是几个千?或者说是1小时+3吨=?时或?吨,学生可以很直白地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这就是算理的源头。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到四梁八柱,在我们数学教学领域,这些核心概念、核心数量关系、核心思维能力训练课之类就是数学教学的四梁八柱。值得我们老师认真对待和充分研究。

二、扎实练习课

当关键课教学到位之后,在学生理解到位的基础上,必要的练习课就是由理解、懂得再到熟练掌握的必经之路。练习课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挑战是比较小的。需要强调的是适量的练习是必要的,数量过少达不到目的,数量过多则浪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关于练习的顺序,建议正运用为先,变式反例紧跟其后,通过巧设陷阱和反例隐藏,避免学生不假思索的模仿性练习,促进对核心内容的认知掌握。最后要出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练习,这样可以把新知与旧知融为一体。

三、重视整理提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些内容较多的单元后边设计的有整理和复习内容,大多是以问题和习题形式呈现。每册最后也会有总复习单元,先梳理全册知识,后边配一个练习设计。相当多的老师没有认识到整理和提升课对学生学习力的建树,通常会以练习课形式处理这些内容。教师在备课时是站在课标和教材体系的整体思维角度切入的,教师自己心中有关于数学知识点整体框架,但教学是分课时进行的,尽管在每节课上都会在引入环节和总结提升环节兼顾前后联系,但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难免出现散点化,没能形成结构化认知,所以教师要重视整理提升课。建议教师们要帮助学生经历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帮他们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做到“竖成线、横成片”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整体理解、掌握相关学段知识。另外要精心设计练习,既要能够查漏补缺,还要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功的整理和提升课可以防止学生出现学到知识的散点化,帮助形成网状知识树,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站位和解决问题的熟练度。

借助以上策略,立足课程标准和学段目标对数学全册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安排,有助于准确定位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产生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