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改革研究

黄志遥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12

摘要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和同类院校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如何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改革;分析仪器维护

高职《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1设计方案的能力、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技能、对常用分析仪器维护并能处理一般故障的能力。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授课教师要思考采取何种途径才能让学生熟练相关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1],从而进一步提升岗位职业能力。

一、课程调研分析

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大部分企业之前只要求分析检验技术人才能熟练进行分析检验的操作,但是随着企业的转型,而且企业对分析检验技术人才的高效利用,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要求,需要既能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又能进行熟练操作的人员来操作分析仪器设备。

通过对同类院校的课程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授课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紧密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形式单一,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和实训操作分离;课程评价形式单一,考核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为主,没有重点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仪器分析维护》课程进行改革,实现学校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项目零距离的对接,从而为今后的职业道路做好铺垫。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研究教学内容体系

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所涉及的分析仪器种类多,知识内容比较综合,根据本专业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仪器的使用情况,并结合企业对学生掌握分析仪器维护技能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分为光学仪器、电化学仪器、色谱仪器和其它仪器模块,按模块进行知识点的构建,在实践教学设计上,实训项目按技能点实施教学过程,课程按理实一体的思路进行整体设计。构建以职业需求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训练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体系。

2.探究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的任务要求,课程的教学方式可采取模块化、情境模拟、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对本学院18级、19级分析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下,学生的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有了进一步加深。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加贴近实际岗位工作。

3.探索考核方式

本课程可实行综合评价考核方式。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与质的评价结合起来,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书面考试、技能测试等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考核内容实用化、考核方法多样化。

三、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实施过程

化验分析相关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有责任心,熟悉操作流程,严谨细致,能吃苦耐劳等。企业对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明确,要求高职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有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

现代化学发展越来越完善,分工越来越细,对分析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能够进行分析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及性能检定逐渐成为仪器分析岗位必备的技能。在课程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岗位检验分析的真实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并实行项目驱动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化验分析岗位分析仪器的故障处理及性能检定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具备化验分析岗位工作环境并配备相同的设备和软件的实训室作为上课场所,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在仿真工作场景中真实的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熟练从事分析仪器维护工作的能力。在学完本课程并完成真实的企业任务之后,达到学会分析检验的岗位技能要求。

2.优化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上分为四个模块进行,即光学仪器模块、电化学仪器模块、色谱仪器模块和其它仪器模块。传统的课程一般先理论后实践,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很容易形成机械式的记忆,在实践课程问题回答环节中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对课程知识点的构架进行调整,理论课侧重于对仪器的构造及每个部件的作用进行讲解[2],给学生播放仪器设备安装和维护视频,并把资源上传到云班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各模块之间的衔接,仪器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仪器的预维护。在实践操作中,先详细讲解仪器的构造及维护保养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仪器进行拆解,最后通过设置人为故障,如使仪器某个部件或脱离正常位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故障分析并进行故障处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 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成绩占比50%。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实践课程的训练情况[3],包括实训前的准备、实训过程操作情况、故障排除情况及课堂表现等。期末考核部分,理论知识采用试卷考核,实践技能考核采取随机抽取项目的方式,让学生讲解出该项目仪器的构造、原理及维护要点。采取综合评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

四、结论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实践教学结合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展开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如何通过改革实现分析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国秀,马文哲,王文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2):66-68+71.

[2]罗世鹏,赵德建,刘玉海.《分析仪器的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化工研究,2018(06):119-120.

[3]孙自淑.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5,43(05):205-206.

1基金项目: 2019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应用(编号:JYJG1926)

之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 2021-04-08

作者简介: 黄志遥,男,湖南常德市人,讲师,主要从事炼油化工产品质量分析与教科研工作。E-mail:1203370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