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王某同学的两道高考大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1

评析王某 同学的两 道高考大题

朱波奇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第一中学 718000


王某同学通过微信群发来几张试题图片,要求我进行批阅王某一直是学习特别勤奋的同学,在年级上排名也是靠前的刻苦 好学是她给我的印象,所以把她的问题写成文字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高考必考题第41和选做题第45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必要从中学习和发现一些问题,并引起大家的共鸣。


2018年全国Ⅱ卷第41

60bec25dd5b57_html_eee2b12935b45d49.jpg


材料分析型题的作答,基本的程序是:
1.看问题,进行分析,圈出关键词句,注意限定,明确问题要求;

2.带着问题阅读理解材料,断句断层,用精炼的语言对材料进行适度概括,;

3.组织语言,语言史学化,概括性高,紧扣问题要求;

4.段落设计体现层次,可以序号化(要厘清大小关系,不能乱用),文字书写工整,字间距和行距合理;

5.卷面整洁,清晰,不要使用胶带和涂改液。

方法是工具,知识储备是淘宝箱。

做题过程中也要注意准确性和速度的关系,当然我们希望二者是正比的关系,这个就是多练的过程。


王某答得情况,从图片勾画的痕迹中,可以看出她是用心在做题。

第一问,特点(问题要求,限定在第一段,4句话),答案信息点都在材料中。第一句“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我以前说过大家要学会榨取材料,就是把材料文字充分利用起来的意思。)由此可以得出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

第二句到最后“先秦时期,主要在黄河流域到唐宋时期,推广到江南以及岭南”这是对种植范围变化上的阐述,由此可以得出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由北向南推广;

最后一句,省略号前,“朝廷调集 推广”可得出政府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省略号后,可得出多种多样的大豆制品。这是特点,基本上可以组织成3或者4点,每点2-3分,我感觉偏3分。

然后是作用,厘清上下关系,利用大豆的作用?答案依然在材料中,比如第二句“重要的食物”,“改良土壤,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救灾”等等。


王某答得不错,有广度,语言精确,设计合理,但是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分层美观。


第二问:说明…原因

围绕第二段分析,并结合所学。注意材料时间,并圈划,联系背景知识。1765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物种的流通(新航路后)。“干旱地区推广”可得出,适宜种植。“健康食品”“人造蛋白纤维…重要原料”,可得出科技进步,营养价值高,适用范围广,多元化利用。(重视能力提升,多练,多思)


王某这一问答得有点不知所问,和中美有啥关系?生产力的提高?症结在于对问题和材料分析利用不够。


60bec25dd5b57_html_d5eb66a29f69a3d4.jpg


第三问,简析…积极意义

物种交流大范围进行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所以这一问实际考查新航路的积极影响。应用史观来回答,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等。


王某这一问同样空喊了一些口号,泛泛而谈,不够深入。各国?整体的发展。多极化?没有多少关系。


2018年全国Ⅱ卷第45题(选做题)


选做题相对简单,三选一,大家可以确定一个,然后专攻,既可以省事亦省时。

60bec25dd5b57_html_4cbfb320d76a970a.jpg

依据前面的方法来进行。

第一问说明…背景

有时间限定,1977-1981,文革刚结束,经徘徊,再到改革开放。

背景,就是为啥?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因为科技落后,所以要进步;得益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政策支持;与时俱进,科技潮流的影响。注意角度,国内外两方面,不要仅仅停留在国内,这就是广度。

第二问概括…内容以及影响。很简单。

内容,充分利用材料,都有。第12句:制定计划;改变风气;第3句,成立和恢复科研组织;第4句,恢复高考,培养人才;第5句,重视人才,加强建设等等。

影响:基于内容来回答,形成好的风气,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取得成就,利于改革开放。(由小到大)


王宇,背景文字联系不起来,要规矩一下。第二问答得不错。


号召大家向王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