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交流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小学数学深度交流的策略探究

赵立国

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 130600

摘要:指向高阶思维的数学深度交流,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经历由显到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能运用多种可视化手段在双边或多边交互活动中交换彼此的思维成果,在求同存异中达成共识,养成有序思考的思维品质,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数学活动能否沿着深度交流的方向开展,能否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取决于个体是否掌握具体可行的交流方法,是否具备数学交流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深度交流的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交流;策略探究

引言

数学是小学生必须学习并掌握的一门学科,因为数学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科目,其教学方法以及模式在不断地进行着革新,向着更具深度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加强数学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注重数学交流的教学方式开始应用在课堂上,依据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的研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教学观念往往会影响到其实际的教学活动,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就目前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来看,其观念还较为落后,对于数学教学的认知程度仍然停留在过去阶段。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一直在进行着革新,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使用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同步更新。然而实际上却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改变,导致其制订的教学计划一直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以及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深度交流的策略探究

(一)多样表征,力求直观

思维可视化手段包括“做、说、画、写”等表征方式。可视化表征个体的思维状态,始终贯穿于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表达的全过程。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直观形象的表征方式更能唤醒潜在的数学意识。以一年级“认识两位数”为例。PPT演示在计数器上拨珠,让学生只听声音猜一猜可能是哪个数。教师提示学生收集信息时要想办法记录下来。当听到拨了三下,学生一般会伸三根手指或画出三个小圆点进行记录。加工信息时,就能借助直观表征的信息展开思考,观察三根手指和点子图,就能得出3落在同一数位上即是3或30,若分别在两个数位上就是12或21。表达信息时,学生可说可写可画呈现加工成果。无论是教材的呈现方式,还是处理信息过程中拨珠声音、伸手指和点子图等表征方式,都力求信息直观化,有助于个体思维可视,发现声音、手指、点子图背后隐藏的数学内涵,拓展各自思考维度以提升思维能力。

(二)数学信息的获取

数学信息的获取是进行数学交流的前提,也是保障,而数学信息的获取质量则会对学生后续的信息加工以及信息表达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信息的收取,这也是形成交流策略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信息收取方式的协作,以此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收取。通常情况下听说读写以及做和看等方式都属于信息的收取方式。虽然听是我们常用的信息收取方式,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单纯倾听反而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例如,当教师在进行重点知识讲解时或者是学生进行篇幅汇报时,这个时候教师则需引导学生进行边听、边说、边记录,从而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在数学交流中,信息的读取也是一种信息的获取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信息的读取。其次是信息收取方法的熟练运用。在收取数学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单依靠上述听说读写以及做和看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收取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教授给学生快速且高效的信息收取方式,例如把握主题、抓住关键词或者是核心词。在日常学习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长篇大论或者是一段话以及一句话等,但无论是哪一种表述其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

(三)结合生活,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程度

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学“统计学”时,很多小学生可能不太理解统计的概念,并对统计的方法不熟悉。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统计问题导入现实生活中进行讲解,如让学生统计“班级内男女生的人数”“班级中戴眼镜的学生人数”“班级中姓王的学生人数”。这样的方法,可以瞬间打开小学生的思路,让其明白统计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方法,从而加深其对统计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掌握程度。

(四)由浅入深———例举与自省的思维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命个体对新事物的接受规律总是遵循从感性向理性、由浅入深的过程。小学生抽象、推理、建模、想象、运算、分析等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在其具体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反思内省这种自我对话交流的方式,将个体思维从低阶提升到高阶水平后才能达成。例举是小学生具体感性经验最常见的呈现方式,也是由浅入深探究数学内涵的起点。小学生都需要凭借具体直观的表象来完成处理信息和传递交流,尤其是脱离具体情境支撑下的思维活动。通过例举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中建立纽带,搭建思维通道,沟通可能获得的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推动低阶思维由浅入深地向高阶思维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深度学习导向的小学数学交流策略形成就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数学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杨曦.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山西大学,2020.

[2]陈能凤.深度学习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交流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01):50-51.

[3]李晓飞.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数学交流策略的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8):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