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渗透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 微课” 的渗透运用

齐红艳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256658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微课教学伴随着互联网产生。微课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微课运用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实用性如何呢?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微课教学的含义

微课指的是短小精练的教学视频,它是由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制作的,具有高度的精要性和直观性的视频教学资源,通常符合学生的喜好。将微课视频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视频更好的理解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的美术进步。

.微课教学的实用性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花心思去钻研学习,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氛围过于枯燥,打击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将微课教学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因此他们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外界干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很可能会走神。而将微课教学应用在课堂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还有不少老师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课堂教学,他们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很多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他们会要求学生直接学习绘画技巧,掌握绘画知识。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会严重的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对美术学习产生厌恶失去兴趣。将微课教学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开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课堂中的活力,最后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效果。

.推动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的对策

1.充分考虑学情设计微课教学方案

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前,要做好教学设计,力求使微课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在设计微课时还要把学生的学情考虑进去,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巧妙运用微课,让美术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选题,接着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威客教学内容,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2.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美术知识是十分抽象的,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很难真正的理解美术的方法,但是通过微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家容易直观的理解美术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鹅卵石动物造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有趣的鹅卵石造型,根据鹅卵石的不同形状绘画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如果学生对鹅卵石造型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解决这部分难题,首先教师将根据鹅卵石的形状进行想象的作品录制成为微课视频,给学生展示出来,并且将学生在想象中的鹅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给大家展示,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能够很好地想象和创造出更多的鹅卵石动物造型。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活化了课堂,对于提升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3.促进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

通过微课可以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微课引导学生绘画创作,从而开放课堂,将课外的情境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营造栩栩如生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国龙”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点,欣赏有关龙的艺术作品,并利用想象创造一条龙的形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借助视频对龙的知识进行播放,并收集有关龙的图片、传说、生活用品艺术品等,结合歌曲《巨龙巨龙你擦亮眼》,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和龙的关系,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

结语

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形象化和趣味化;让学生获得更加自然真实的感受,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合理的应用微课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才能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 基于微课的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探究[J]. 读与写, 2020, 第17卷(2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