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药大学传播学专业特色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3

基于中医药大学传播学专业特色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创新

杨一丹

天津中医药大学 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天津中医药大学传播史教学团队基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改革和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创新智慧教学方法,落实学生本位,推动教授上讲台并引入更多的业内外优质资源;以“史观”教育为魂,凝练课程思政主线;创设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潜能;引入思维导图,变硬性记忆为高阶思维;打造教学-教研学习共同体;改革评价机制,注重高阶思维评价等方式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其方法创新。

关键词: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思政;智慧课堂

一、目标和任务

《中外新闻传播史》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性地位,新闻史论课程是基于鲜明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国情所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其知识体系和内容意涵具有深刻的历史性、思想理论性和文化传承性, 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新闻史史观教学的优劣,也是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命题。另一方面,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传播学专业的新闻史课程,又必须紧紧围绕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健康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在普适性的新闻史教学之外挖掘本课程与其他院校同类课题相比的独特性以及独特的、最恰当的教学侧重点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在明确了课程教学创新的目标和思想内涵后,天津中医药大学传播史教学团队基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改革和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创新智慧教学方法,落实学生本位,推动教授上讲台并引入更多的业内外优质资源;以“史观”教育为魂,凝练课程思政主线;创设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潜能;引入思维导图,变硬性记忆为高阶思维;打造教学-教研学习共同体;改革评价机制,注重高阶思维评价等方式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其方法创新。


二、方法和实施

(一)以“史观”为魂,凝练思政教学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 势在必行。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中外新闻史的日常教学在融入思政元素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新闻史教学讲求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历史性和当代性对比,以中外新闻业和新闻人、新闻实践及理论为主要内容,因此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恰当路径之一。也是本课程教学创新的目标和主线之一。

史观是史学之魂,学习新闻史最重要的不是生搬硬记知识要点,而是树立科学正确史观。探寻新闻史论与思政教学内容上的共同点,在具体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实现新闻学教育“传授知识和传授价值相结合”的目标,挖掘新闻史论的史学及理论价值与道德功能 ;另一方面,丰富思政教学的理论与形式,践行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立德树人”的旨归。亦即把握新闻业发展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培养学习者对中国新闻学实践及理论体系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信念、 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合理的扬弃。

  1. 结合爱国主线进行专题讲授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注重紧密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背景,以进步的、革命的、红色的报刊史、新闻传播活动史发展进程为主线和内容重点进行课堂讲授,注意挖掘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新闻人物个案和重点媒体个案,如《申报》与爱国报人史量才、《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等,进行要点式、专题式讲授,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涵养爱国情怀,凝练科学史观。

  1. 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拓展新闻史学习的场景和空间

同时,还利用学生党日活动的机会拓展新闻史学习的场景和空间。如2018级参观中共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当时要求学生在参观过程中重点关注北方局的办刊情况以及天津《大公报》对革命活动的推动作用;2020级参观天津利顺德博物馆,关注《益世报》、《大公报》、《津报》反映的老天津发展历程,并在线上展开专题讨论,这都成为学生切实感知历史现场、“触摸”历史史料,涵养文化自信的有效教学法。

  1. 史”与“实”结合,形成用科学史观和历史经验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历史同样关注现实,在新闻史教学中穿插富有时代感的案例,促使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贯通,形成用科学史观和历史经验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新闻自由理论”时不仅着眼于历史上争取新闻自由的重要事件,更加注重引入当代案例,如对于“汤兰兰案件与媒体新闻自由的边界”的讨论,结合中外社会热点新闻进行了热烈讨论;以及公民权、女性权利和“拉姆事件”、“马金瑜事件”的讨论,都能够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现实案例中深刻理解历史经验。

  1. 打造智慧课堂,引入更优质师资和资源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 :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主要以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形式打造智慧课堂,推动更多教师、教授,甚至是新闻业内专家走上讲台,以更多优质资源服务于课堂打造。

  1. 内涵更丰富的混合式教学

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其内涵应该包括:授课方式的混合、师资的混合、学生的混合、授课内容与目标的混合、教学资源的混合等等,可以更宽泛地理解和应用。在学期开始前,教师将制定的书目发给学生,供其选择阅读;每次课前,教师都会根据事先确定的不同专题,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进度的慕课视频及练习题,同时会发送 5-8 篇经过挑选的论文供学生阅读与思考,每次课上会 有 30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论文及读书报告的展示,剩余的时间由教师根据学生陈述的情况及本专题的内容进行评点,并由其他同学向做陈述的小组提问,进而开展讨论。

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引入慕课平台的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入更优质的师资。在上课过程中,我邀请了世界思维导图冠军获得者为学生讲授如何用思维导图方式串联新闻史记忆点,邀请了新闻史专业“天津市教学名师”与学生讨论答疑,探讨新闻史专题;邀请了来自天津广播电台的吴忧老师和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新闻传播行业前沿热点;我们团队中的教授、副教授也能够有更多为学生直接授课的机会,有力地提升了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和教学效果。也尝试过学生的混合,与南开大学新闻学专业同学同上一门课,不同院校背景激发了竞争和合作,多元化的教学有力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1. 打造“翻转课堂”,培养学生KOL

将传统的史实介绍部分放在线上,通过雨课堂阶段性测试来考察与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 同时根据课程的体系和具体课时的实际,将全部课程分成古代报纸、传教士报刊、外人商业报刊、维新派报刊、革命派报刊、 五四运动中的报刊、南京国民政府与民营报刊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 8 个专题,由教师选择不同专题领域中的重要论文及著作,交由学生事先完成阅读与思考。每个专题对应的 4 节课时,则由学生进行论文的文献综述及著作的读书体会展示, 每个专题遴选学生KOL即“意见领袖”,带领学生进行导读并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试图藉此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辨能力的目的。

(三)引入思维导图,变硬性记忆为高阶思维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记忆点很多,容易让学生产生盲目感甚至恐慌。在每学期开始之初,都邀请世界思维导图冠军获得者为学生讲授如何用思维导图方式串联新闻史记忆点。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内容庞杂,记忆性知识很多,但课本上缺乏将古今中外的同类知识进行整合、对比、横纵分析的部分,如果学生陷入简单的知识性记忆中,很容易犯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导致事倍功半。引入思维导图记忆法和思维法,能够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中抽取主线,并找到自己独特的记忆线索和方式,进而进行整合、升华、对比和串联,从而形成融会贯通的高阶思维。

学生在每个教学单元进行中都会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运用这一方法进行记忆的学生在最终的知识点考核中往往显示出更扎实的记忆和更活跃的思维,显示出对学生内容进行横纵比较、应用的高阶能力。

(四)精选场景化、项目化个案,打造可感式课堂

新闻史论课程思政资源密集,如把握不好,会令学生产生被生硬灌输之感,“中外新闻传播史”的教学由于其内容素材源于“故纸堆”,更难免此类难题。面对原生自互联网络文化、 又有着鲜明自主意识和现实精神的 00 后一代大学生,我们作出了情境教学的探索,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响。

  1. 项目式

让学生选取课堂上的一个知识点,尤其是进步的、革命的、红色的新闻史知识点,鼓励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 在课外以科研方法、探索精神进行扩充, 去图书馆、档案馆、当地的历史纪念馆等处查阅蒙尘的资料,去数据库搜寻报刊原件,阅读透着久远年代感的文字, 从中选取资料,补充材料,挖掘史料, 深耕个案,从而初步产生“治学”之感。 这种区别于传统学习的独特体验,能够带来探索式学习的乐趣,其精神动力更为长久和持续,形成自主学习精神。

通过在地化的可感案例挖掘,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我们抓住近代京津新报业的崛起这一节点,在前述史观之下,关联起清末以降北京、天津报业与社会革命的关系,两地的联系与区别,从地方到区域,由点到面, 搭建知识结构。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

在学生学习“《申报》专题”时,就分组进行了项目化探究。分别形成了基于不同时段中医药广告的分析报告以及研究论文,采用文本细读和社会研究等方法研究申报的中医药的广告。根据数据推测当时中医药的传播方式,进而推断当时中医药处于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专题式学习让学生从报刊史和医疗史双重视角把握了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报之一《申报》的新闻史价值。

  1. 场景化

一个场景化有效案例是“爱国报人邹韬奋”的情景剧打造。为了真切地展现他以笔为刀、 以报抗敌的新闻战士形象,及其热爱人 民、真诚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通过前后两个年级的接力式准备,让学生们把“爱国报人邹韬奋”演绎成了生动的课堂情景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查资料,作求证,在数万字的史料整理中,编写剧本,修撰打磨,提炼人物政治品格,再经过学生演员的紧张排练,终于在课堂这个实地舞台 上生动演绎了这位爱国报人“韬光养晦, 奋斗一生”的精神内涵。

(五)紧扣中医药院校背景挖掘专题性内涵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是我国中医药院校中第一个设置的传播学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的健康传播和中医药传播人才。因此,在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中,我认为也应该着力挖掘与此人才培养目标更相适应的专题性内涵加以强调。在新闻史授课中,我特别注重挖掘中医药内涵,如在进行《申报》专题的学习时,请学生以项目组的方式探究不同时段《申报》中关于中医药的报道和广告,从而形成对不同时段中医药地位与社会评价、社会接受度的认知,形成项目报告和学术论文,紧扣了中医药院校培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教学创新尝试。

(六)教学、教研相长,打造学习共同体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自珍),这里的“为史” 既指“知史”也指“治史”,即潜心钻研; 这里的“大道”,借用于此,可以是事 物发展之道,也可以是教学之道。通过治史而知史,才能对事物发展演变之道 产生洞见,包括对教学、育人之道有真正触发。同时,教师结合自己的治史和研究成果,以及其中的苦与乐,增益课 堂,熏陶青年学子,言传身教的科研养成,胜过大道理一堆。 中外新闻传播史的教学与主讲教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思潮研究——以报刊媒介为核心”是紧密相辅相成的。在报刊史的科研中深入发掘中外报刊媒介发展与社会变革、社会革命之间的密切关系,科研与教学形成了紧密的互助关系,这正体现了“教研相长”。

很多学生通过课堂小项目的完成培养了对新闻史、报刊史科研的浓厚兴趣,也参与了主讲教师的教育部项目的科研团队当中。此外,以课堂为平台,紧扣专业背景,教学团队还带领数名本科生参与了中国科协和中华医学会的科研项目当中,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更精进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课堂学习是有限的, 而可持续的学习更在课堂之外,通过科研项目的方式延长学生的兴趣。实现教研、学研相长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即让学生忙起来,使之对课堂和教材的知识要点和重点进行项目式的科研式巩固和深化,以 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 同时能够让我们的教学团队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成为一个良性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效果和评价

1. 采用上述创新模式后,教师团队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将原来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雨课堂测试成绩 + 课堂陈述表现 + 读书报告+项目贡献的形式,这种多元化方式把学生从考前的突击背书中解放出来,既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考核,又可以使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上,从而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获得学生的欢迎。

2. 从期末读书报告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不仅阅读了教师指定的著作,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主动寻找材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形成了多篇学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发表,另有多名学生参加教育部、中华医学会的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绩,初步达到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的目的。

3. 本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成果形成教学论文“基于中医药大学传播学专业特色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创新”于2021年第1期《中国教师》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