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初中生物课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浅析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初中生物课教学

欧新姬

广西梧州岑溪市水汶华侨中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对于实验课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应是单一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为师生探讨交流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通常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集体讨论交流,个人自主探究,师生对话等多种形式。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多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在教学中,利用自然现象、故事、歌谣、历史和趣味知识导入课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生物》第一册绪论部分时,可以这样开始:“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有关植物的知识,同学们见过的花、草、树木都属于植物。”通过点明植物的大体范围,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景象和山林风光,陷入静思之中。我们抓住这个契机,继续引导:“大自然离不开植物,离开了植物是不可想象的。究竟人类同植物的关系怎样呢?”这样新异的开场白,自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再如:在讲《哺乳纲》家兔一节时,先引入歌谣“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又蹦又跳真可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仿佛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的思维便活跃了起来,与之相关的感性知识,你一言我一语地被大家接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趁机引导,进行更深一步的知识讲解和导入。

  二、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健康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了。又如:学习水分代谢时,联系移栽幼苗时要带土的道理;讲光合作用时,让学生分析森林对环境的影响;讲食物的成分和作用时,结合学生生活联系膳食营养科学;讲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时,联系学生不要吸烟、酗酒及早恋的危害……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成功中体验到动脑思考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这是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做法是:㈠首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的心脏,感受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㈡观看flash动画,依次展示:①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瓣膜);②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③体循环、肺循环路线;④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这样将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㈢观看血液循环录像,全面认识,加深理解。从以上教学步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在目标指导下将各种媒体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从而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推进开放式教学,创新教学思路

  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比如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等,通过亲自观察,加强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给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制定环保措施等等,加深理解;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开放式,把考场挪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科研的素养、科研的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成功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目的:使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强知识的应用,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手段和方式: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善于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总结规律。

  要求: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实验”、“探究”、“设计”、“合作”、“想像”“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爱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校周围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因素;在调查的基础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确定各个具体研究项目(如“汽车尾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噪声污染对动物生活的影响”);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各小组间相互交流,进行评议与质询;最后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给环保部门作为治理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的依据。如学习香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时,学生设计探究性课题,分成几个小板块进行研究。如到医院调查有关香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数量及患肺癌的几率;到实验室研究不同含量的香烟对小白鼠活动的影响;到社区中调查吸烟人数比例、香烟销售点的数量等等。通过研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香烟对身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