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问题导向”的物理复习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初中“问题导向”的物理复习课

黄燕青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中学 福建莆田 351256

摘要:问题导向,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保障课堂的实效性。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获得全面发展,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紧跟时代发展,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摸索多元高效的应用方式,保障复习课堂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向;复习课

引言:将问题导向应用在初中物理复习课堂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实现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

一、问题导向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的学习,再加上物理知识相对繁琐与抽象,因此很容易产生厌倦、畏惧心理。这为新课教学与复习过程,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就需要在物理复习课中,通过问题导向的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拓宽知识内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以问题进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学习更加趣味、多元、灵动,促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堂复习。敢于发表自身观点,敢于互动交流,最终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第二,问题导向可以让物理复习课程更加针对性、合理性,将学生不懂的知识、疏漏的知识、重难点知识,全都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快速找到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行弥补深化。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喜欢上物理课程,提高复习课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导向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学生情况,整理代表问题

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初中物理复习课的问题导向中,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保障问题的个性化、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课堂效率。首先,在复习课堂开展之前,需要物理教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师生对话,也可以通过单元测评,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先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力的吸引,然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踊跃参与物理复习[1]。其次,代表性问题的整理,可以结合每一章节或模块的内容,将重难点知识转化为代表性问题;也可以将相关的物理知识紧密结合,通过问题预设进行完整体系的构建,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升复习效果,还需要教师设置核心问题,针对每一章节、每一单元、每一模块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然后提出代表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合作交流,快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例如在《熔化和凝固》复习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一系列的代表问题,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比如熔化,是物质由什么形态变成什么形态的过程?凝固,又是物质由什么形态变成什么形态的过程?先将基础知识设置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回忆联想,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接下来继续抛出问题,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发生哪些反应?并且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创设引导问题,实现查漏补缺

复习的过程,是知识由浅到深、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的过程。因此就需要物理教师创设引导问题,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查漏补缺,发展自身的思维与学习能力,提高复习课堂效率。首先,注重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能够为物理复习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让整个课堂学习不再单调与沉闷,引导学生可以高效完成复习任务。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需要结合物理知识,做好思维、能力等引导,保障复习过程的有计划、有目的,渗透更多的物理思维与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创新创造力[2]。其次,做好教学引导。在引导问题创设之后,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引导,一步步引导学生揭开谜题的面纱,探索问题的本质,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因此问题的设计,就要做到循序渐进、前后呼应,在教师有计划的前提下抛出,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联想物理知识,然后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在教师的总结点评下,帮助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在问题抛出后,教师还要为学生留有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也可以与物理实验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回忆与复习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复习中,就可以创设以下引导问题。如:声音的传播需要哪些媒介?不发声的物体与发声物体有什么区别?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呢?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交流,实践探究,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实现查漏补缺。

(三)设置拓展问题,构建完整结构

初中物理的复习课堂,不仅需要学生学会查漏补缺,攻克知识中的重难点;还要构建完整知识结构,实现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借助问题导向,帮助学生攻克难点知识以及构建完整结构,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就需要教师设置拓展问题,进行引导与总结,从而提升物理课堂的复习效率[3]。首先,作为物理教师,要根据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寻找物理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然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问题的设置,实现拓展延伸与开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将物理中的重难点知识,设置为复习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延伸、探究解决,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其次,根据物理知识的结构,设置拓展问题。复习的过程,就是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在一起,然后构建完整结构,实现灵活应用。因此拓展问题,还要将复杂、零散的物理知识,适当的整合在一起,然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解决,实现多种物理知识、技能的灵活应用,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复习与解题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渗透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素材,进行拓展问题的设置。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与课本上,还要适当的进行拓展延伸,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就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拓展问题的设置;也可以结合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等学科,进行拓展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加强知识的联合应用,强化自身的逻辑思维,提高自身的物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密度》复习中,教师就可以设置拓展问题,进行复习引导。如:请大家结合实际生活,思考铁块和木头哪一个比较重?怎样去比较呢?其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引导学生展开回忆想象、思考交流、实验探究,巩固密度的概念知识。然后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密度知识的规律,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如:物体的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生活中常见的密度值有哪些呢?密度在生活生产的应用范围有哪些?该怎样去运用呢?在一系列问题的提问之后,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密度知识的印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问题导向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教学,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情况,整理代表问题;创设引导问题,实现查漏补缺;设置拓展问题,构建完整结构等策略,进行物理复习课的开展,最终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卫平.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1(13):37-38.

[2]王鸣星.基于问题导向下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2):79.

[3]舒勇强.问题导向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0(45):56.

[4]徐杰.基于问题导向下视域下的中考物理复习策略[J].教育学文摘(中学物理),2021(34):21

[5]杜海林.问题导向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20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