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实验种植基地的需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实验种植基地的需求研究

黎英

和田市第十小学

摘要:小学开展种植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认知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以及珍爱生命、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这也是新课标改革后小学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从小学种植实践教学活动的现状出发以及室内室外教学模式的不同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着重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实验种植基地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种植基地 实验需求

一、引言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亲自收集、获取资料和数据,有时也包括运用已经证实的第二手资料;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和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作出判断和结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依靠听讲来接受科学概念。”[1]

我校位处乡镇,校园土地面积盈余。这样的学校环境对孩子的科学实践探究活动来讲,是很有利资源优势,若能科学、合理的利用且与课堂探究相结合,对于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将会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我校为科学实践活动给孩子们开辟出室外种植研究基地,整个种植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科学种植的方法及观察、实验、比较、总结、汇报的科学研究方法,初步学写室外种植科学小论文。

二、有无实验种植基地对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影响分析

科学教学中组织好科学实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兴趣是最好的指路灯”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学习兴趣的浓烈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努力方向。小学生时期的兴趣爱好,对其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小学时代的科学启蒙教育,新课标中着重强调全身心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才会爱科学、爱自然。而科学课上的实验则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往往能成为他们学习上的助力器,还会发展为惊人的求知欲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于种植基地,大部分学校欠缺这一部分资源,没办法很好的带领学生种植、观察、体验、总结。往往都是流于形式,以讲授法的方式灌输知识理论,理论是小孩子最无法接受的,不管是他的兴趣爱好还是热爱自然方面都没有什么帮助,他只会木讷地尽力去考试,这就和我们新课标背道而驰了。稍微好一点的也只能在花盆里种植观察,不管是哪一种对于建构学生的认知理论都是不利的,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反馈和人工的培育有着巨大的差距,尤其城市的孩子更无从理解稻田、梯田以及纯天然食物的由来,也分不清楚哪些地方适合种植哪类植物,更不知道我们平常吃到嘴里的食物每个阶段什么样子的。当然就算我们有种植基地,我们也不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尽量会让大部分孩子完成教学目标。

而我们需要做到的教学目标有: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及他们的生命周期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除草——采摘”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植物。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感受同伴的重要性。

6.指导学生学会写作室外探究活动的小论文以及心得体会等。

培育农作物这一阶段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培养农作物时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最后培育出我们所食用的食物,这中间他所感受到的成就感是我们平时无法给予他的,而这一点点成就感将会是他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导火索。相应的这一条导火索将来会带给孩子们怎样的成就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三、研究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从各途径收集有关农作物和各种蔬菜的资料,了解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及它的衰落。    

2.利用网络等查找相关的图片、视频。 

3.每个小组确定几种种子进行播种,记录每个过程(写日记、周记、拍照、小论文等)。   

(二)活动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主题的确立(2020年11月)    

1.确定种植位置,各组划分区域。    

2.各小组讨论、搜集资料,选出喜欢的植物(四种以内)。确定这块地种植的品种,汇报结果。     

3.将确定种植的品种分类,根据各品种的特点确定种植的位置。  

4.准备各小组确定好的植物种子。    

第二阶段:种植实践(次年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    

1.了解植物的名称、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种植注意事项等,懂得种植的环节,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具体活动步骤:    

  1. 翻地、整地、施肥、种植。    

  2. 各组一名同学,成立“护花使者”,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维护管理。(可以轮流担任)   

  3. 围绕种植的蔬菜、花卉进行研究,了解植物简单的病虫害症状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长情况及栽培方法。    

  4. 设计观察记录表,坚持记录。    

  5. 收集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方法的有关资料,交流。    

  6. 各组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相同的合并,不同的分类列出目录并装订。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次年五月份)    

1.班级展示种植的植物。    

2.当一回校园设计师,进行校园美化设计。    

3.展示、评价。

4.谈谈活动的体会。

(三)预期成果

1.各个小组能够根据自己所选的种子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活动。    

2.对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认真观察记录,并拍种植时每阶段的照片、写一些观察日记,谈谈活动体会心得等。

四、科学实验与生活的结合

科学实验走进小学生的生活能够带给他们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科学方式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更好的完成科学教育任务。科学实验走进学生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调整的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得到更加符合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2]从整个研究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实验在实验种植基地进行对学生的锻炼及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主要有:

1.培养了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2.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习性;

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学生看待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及意见;

4.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乐趣;

5.在学生的认知观念中种植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的观念;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科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当前的科学实验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科学与生活的结合,应大力提倡科学实验课与室外实验基地相融合,不怕麻烦、不怕辛苦“动”“静”结合,让科学实验课来源于生活,回馈于生活,不要让生动有趣的实验课变成枯燥无味的理论课,不要让孩子丧失与大自然拥抱的机会,鼓励孩子走出去——走向自然、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 徐小甫.让科学实验走进学生生活[D].课堂经纬,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