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找到信仰的“灯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为学生找到信仰的“灯塔”

张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者,心之所向也,就是一个人一生所追求的方向,而志存高远则需要坚定地信仰来保驾护航。漫漫人生路,如果没有明确的信仰,就容易动摇,就不会有奋斗的动力;就像船只没有了导航的灯塔,容易随波逐流、误入歧途,亦或是永沉海底。唯有让信仰的灯塔穿透迷雾,照亮前行的方向,人生之舟才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的终极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整合。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流砥柱,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大学生的信仰则在根本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一、案例简介

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不乏理想信念动摇的特殊情况。表面上看,他们或是因为家族、家庭影响,或是因为交友不慎,亦或是一时糊涂误入歧途,但究其根源,皆是理想信念不坚定、人生目标不清晰导致的。

去年,在意识形态调研工作中,笔者认识了唐某,一个文静的女生,辽宁本溪人。2019年10月,该生向团组织递交了“退团申请书”,申请退出中国共青团,理由是信仰基督教。经过辅导员和团总支书记逐级谈话了解情况后,掌握的基本信息如下:该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其母亲、姥姥、姨妈均信仰基督教,并且定期参加集会和礼拜等宗教活动、仪式,该生从小耳濡目染,且比较心疼母亲的不易处境,因此每次母亲参加宗教活动时她都会跟随陪同并参与,但其本人对于基督教的教义、宗旨和基本理念并没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不是很明晰,人生观和价值观比较模糊不清。综合分析,这名学生信教,动机是比较单纯的。

二、组织实施处理过程

  1.关怀学生,进行开导

笔者在了解到唐某的异常情况后,制定了谈心谈话“三步走”的措施,首先,由辅导员与该生谈话;其次,由团总支负责人与该生谈话;第三步,由党总支副书记与该生谈话。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关注其内心想法、变化,不断鼓励该生,给其正面影响和暗示,缓解该生心理压力。同时积极与学校主管部门和心理咨询中心沟通,进行情况反馈,同时嘱咐班委和室友对其多加关心。

2.上报领导,妥善处理

笔者及相关老师在每次与唐某沟通后,均会进行详细记录。发现该生思想动态发生变化时,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商量下一步措施。如若学生出现突发事件,会立即赶往现场并向领导汇报,根据指示妥善处理。

3、谈话过程精心设计

笔者认为对待宗教信仰的学生,谈话过程应精心设计,因此与团总支相关同志和辅导员同志进行了周密的设计,第一步,询问其写“退团申请”的原因;第二步,询问其对宗教的虔诚度;第三步,询问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收获的谈话结果是:该生表示并没有经过宗教洗礼,也没有坚定的、虔诚的对基督教的信仰,主要是为了陪伴母亲,听母亲的话,照顾母亲的情绪,自认为是一个没有主心骨的人,容易受周边人影响;该生表示自己将来要考研,谈话人告知其考研需要政审,如果有宗教信仰,可能会影响考研的政审结果;谈话人从多个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劝说其尽量避免被别人贴标签,尽量不要成为特殊人群,以免影响其职业生涯的选择。

三、工作成效

在经过几轮耐心细致的谈话后,学生唐某认识到了没有坚定的信仰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表示放弃退团申请,认真努力学习,积极准备考研。随后笔者联系相关老师加强对唐某的日常联系和关心,随时关注其心理变化。

近年来,高校学生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本次案例处理,笔者有三点认识和收获:

1、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信教问题。科学认识大学生信教问题,首要的就是要分析其信教的动机。当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需求无法满足时,宗教的无约束渗透在某些方面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大学生信教动机一般是比较单纯,仅仅就是一个思想意识问题,这要与境外敌对势力或社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宗教搞破坏活动区别对待,科学判断,谨慎处理。

  2、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信教进行引导和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切不可搞“一刀切”,盲目处理、激化问题。

3、应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要把树立正确宗教观的教育渗入高校日常教学育人全过程,通过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创新对大学生信教问题的教育方法和途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各种思潮都在这里交流、交融、交锋,争夺话语权、主导权。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信仰什么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大使命,必须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成长。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有彻底,即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说服人。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要求广大青年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代青年给予的厚望,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