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技推广行为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行为的重要性

高建萍

建始县业州农技中心 445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各行各业都埋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更需要站在科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增强产业的产量与可延续性,并如何将先进的农业理念渗透至基层内,才能使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质量可控性得以显著增强。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作为最基础的技术与政策宣传渠道,也更应该认识到自身职能的重要性,并明确可能对农技推广造成影响的因素,才能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水准得以持续保障。 

【关键字】农业发展;重要性;农技推广

  一、基层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基层农业发展现状 
  以江西省为例,江西属农业大省,生态资源丰富,农地广袤。全省土地面积能达到16.6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633万亩,其中水田占3765.9亩,水面积为2501万亩。总人口4522万,农业人口可达3198万,农户数约为898户,农业从业人员约为832万人,农村劳动力可达2053万人。江西农技推广一直在发展中,但整体发速度缓慢,鲜少创新发展方式,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及管理较为松散,推广机制也不够完善,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2、基层农业发展问题 
  基层农技推广问题主要出现在三方面。一方面以推广人员为主,推广人员素质及文化水平不高,缺少服务精神和推广热情,缺乏一定的推广技巧和经验;另一方面以农技推广机制为主,岗位考评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较为松散无序,没有一套完整的推广及管理方案;第三方面以受农技推广的农户为主,缺乏一定的激励措施,群众普遍对农技推广态度不积极,接受能力较差导致进度缓慢,缺乏科学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基层农技推广的作用性发挥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直接载体和重要支撑,在新时期农业发展视域下,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得到了各单位与部门的多方关注,它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有效传播农业科技新技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功能,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农民收益,满足了新时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实现农村扶贫攻坚,必须加速科技技术的推广,将其转化为科技技术生产力,以提高农业科技、农村经济贡献率,这对研究如何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农、林、牧、渔、水利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的问题体现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各地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农业科技与经济贡献率,提升了农民增产增收幅度,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進程不断加快,广大农民对农业技术与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问题日益显现。 
  3.1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滞后 
  3.1.1我国大部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发挥基层管理的主体作用,有的乡镇虽然有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但却不负责推广农业技术工作,大多呈现出“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务农”、“事业岗位行政化”的空壳现象。 
  3.1.2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特性,面对落实具体农技推广工作时,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运行机制与市场发展无法取得一致性,这种行政式推广方式制约了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自主性,降低推广效率低下。 
  3.2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遗乏,人员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很少配备专门负责农技推广业务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导致一些地区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技术人员无法专心和专注于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的种植结构、技术指导等方而缺乏有效指导。此外,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普遍学历不高,并呈现出老龄化现象,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更新,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较为落后,加大了市场、品种、新科技方面知识的推广难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无法适应新农业的发展要求。 

 四、改善对策研究 
  4.1、提升推广人员素质,加强服务意识 
  江西农业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生态优势一直占据着全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其年产粮食可以达到403亿斤、水果353万吨、蔬菜1208万吨、各种肉类323万吨、水产品234万吨、油料123万吨、茶叶4万吨。从2013年开始,其粮食产量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总产可达到146.5亿斤,,农业增加值可达到1638亿元,同比增长4.6%,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此增长态势下,农技推广队伍的专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技推广队伍实现专业性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式。(1)定期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文化程度,并就农技推广方式进行讲解,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推广人员整体水平;(2)在提高推廣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提升其道德水平,加强对推广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3)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对责任感不强,高高在上的推广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此方面可以设立一些服务标兵进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4)促使推广人员自主学习新知识,安排同行之间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以更新知识储备;(5)在稳定基层推广队伍的前提下,可以招录一些新推广人员,招录主要以有热情、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人员为主,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可促成推广方式的创新。 
  4.2、健全岗位考评机制,完善管理体制 
  据调查,江西全省农民合作社共2.68万家,同比增长40.3%;全省登记的家庭农场达到6550家;全省以农业为主的优秀企业有772家,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企业40家;全省农业服务组织有7万多个,成员可达68万人,在如此多组织机构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体制混乱的问题,需完善体制管理。 
  完善管理体制首先要做的是理顺农技推广的管理过程,可将县以下的农技推广组织的管理权交到县农业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些当地管理站,将各个区域在人,物上全权管理,再统一由县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对县级管理部门负责,县级主要负责农技推广的具体工作,安排组织人员进行实际工作,而乡级进行统筹协调部署;管理体制理顺后就是对推广人员岗位机制的完善,对推广人员进行编制,对农技推广人员到岗情况及工作过程进行记录,可划分为小组进行管理,例如将负责同一区域的推广人员划分成一个小组,自行选出组长,组长与组员互相监督推广任务进程,日常工作可以对推广人员实行岗位考核制度,以推广效果和评价进行评判标准,计入到绩效和职称级别评定中。可以采用“专家-技术指导人员-示范户-普通农民”的模式进行链条模式的农技推广,此种推广模式过程更为清晰且更有成效。 

  五、基层农技推广行为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体系水平是决定我国其他资产体系是否能够稳定发展的前提。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开展期间,通常推广都是以县市级为核心主题,并将具备一定农业知识与农技素质的人员作为基础,指派至各地乡村,以便将先进的农业知识灌输入各家各户,以便农民满足增收致富的需求。在此期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时刻关注新技术、种子、肥料与农药的信息,明确适宜的种植环境与前提,再将各种先进产品推荐给当地农户,以便为后续农业产品的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过程中还需定期以广播、技术讲座、现代媒体微信、QQ等方式将科学的种植方法提供给农户,以确保农民在农产品栽种过程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怎样施肥预防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李永文.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4):4. 
  [2] 杜传兰,吴华圃,李秉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建议[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8(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