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在生长点萌芽——《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3

让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在生长点萌芽 ——《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教学思考

钟敏

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解决问题已成为当代数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而问题解决已成为数学四维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课程针对每一个学段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都提出了要求。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引导学生上好第一节解决问题类的课程,让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在生长点得到萌芽。下面我将结合《看谁搭得又高又稳》一课来谈一谈一年级问题解决的教学现状,并且就如何在本课促使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在生长点获得萌芽提出我的一些教学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问题解决意识 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思考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各种能力和素质,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其中一种。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原来总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改成“问题解决”。可见,这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视是有明显提高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还是存在部分的教师牵着学生学习的情况,他们不相信学生、不愿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问题。有的虽然也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经常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但是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小组合作也只是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生在合作过程收获甚微。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问题解决能力都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真正重视学生问题意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一年级问题解决的教学现状

一年级的孩子天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爱动手操作,他们已经存在问题解决的能力,但是大多情况下他们都是无意识的。《看谁搭得又高又稳》是选自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解决问题类的题目,而这一节课将会是学生系统了解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知识节点。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特点——纪律意识、自律能力不强,在操作课中,学生很容易沉浸操作忽视要求,从而使课堂失控,因此很多的一线教师就自降难度,把本课上成了“积木课”,让学生自己玩自己搭,只要学生能够搭出来组合的立体图形就可以了。对于教学来说,处在教师的最佳舒适区时,不一定是学生的最佳生长点[1]。在自降难度之后,学生无法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本节课的重点就无法得到落实,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对于教材的解读教师要有大观念的意识,学会从整体上去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2],读懂教材再去定位教学目标。人教版教材把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解决问题类的题目放在本节课,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心在拼搭的过程中去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了操作所获得的活动经验,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就会更加印象深刻。在读懂教材之后,教师还必须树立这样观念——不能因为课堂操作起来有难度就放弃发展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那么学生才能在教学中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对于《看谁搭得又高又稳》这一节课,我们应该如何设置活动才能使学生顺利展开探究?让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这一节课得到萌芽、发展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三、教学思考与建议

1.搭梯子——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搭起学习新知的梯子

新知的习得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教学内容掌握的难易。在学习新知时,如果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教师就要视教学内容来考虑是否需要搭建学习梯子?所谓的“搭梯子”就是指在学生正式开展重难点学习之前,教师针对教学的重点或者是难点设置的热身小任务。通过完成热身小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新知提供服务与支持。

例如,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一课中,其拼搭的要求有两个:一是用上所有积木,二是搭得又高又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看到拼搭,他们第一反应是“诶,我在家也搭过。”这时他们就会沉浸在以往随意拼搭积木的经验中,爱搭什么图形就搭什么图形。与随意的积木拼搭不同的是:在这一节课里,拼搭必须按要求去搭,学生需要有目的地去开展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办法把拼搭的要求印入学生的脑子里。为了使学生重视拼搭要求,对“又高又稳”这一要求有一定的理解,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拼搭的要求来“搭梯子”,如下图。

60d023b1a7493_html_859b89d4a9c4855.png







通过以上的热身小任务的设置,学生在操作中就能够感悟到:正方体、长方体竖着搭比横着搭要搭得高;圆柱横放会滚动,竖放才稳;球的面是曲面,放在平面上很容易滚动,不好放稳等等。这样的“搭梯子”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深的了解,还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又高又稳”的含义,使学生在开展正式的探究活动之前积累一定的拼搭经验,指引学生在正式的探究活动中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2.设置大任务,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在日常教学,很多一线教师生怕抛给学生一些“大任务”,学生会想不到、不会做,导致课堂教学不在自己的预设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咬碎问题”,提出一些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或者是“咬碎任务”让学生去操作探究。这样的操作方式虽然能够保证课堂和谐,但这种和谐只是表面上的。从获取知识的角度上去看,教师“咬碎问题、任务”,目的就是为了牵着学生学习,学生在主动思考“被咬碎的问题”时,实际就是在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问题解决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不应该低估学生的能力,应该尝试去设置“大任务”,把一整块的大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或许学生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和思考“被咬碎问题”以及按部就班探究“被咬碎的任务”对比起来,在“大任务”中学生去尝试思考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在这过程中他们的问题解决意识就会自主萌芽,这些思考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宝贵的探究经验。

例如,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去看图找信息,把学生找到的关键信息整合成一个大问题:把所有积木都用上,看谁搭得又高又稳?把这一大问题拋给学生,让他们在4人小组内展开探究。对于这四种立体图形怎么搭才会更高、怎么搭才更稳,在教师设置的“搭梯子”活动中学生已经有所感悟,但是当多个立体图形放在一块的时候,如何搭才能保证又高又稳?学生必须经历操作探究才会有所得。

而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在这过程中他们会不断问自己并且不断去实践操作,特别是“如何把球放稳”这一问题,学生思考的是最多的。针对本节课这一学习难点,是否需要直接告知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呢?这里的答案是否定的。所谓的难只有真真正正经历过才会知道为何是难。如果采用直接告知学生的方式,就会浪费了一个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大好机会,因此在这个尝试探究拼搭的活动,虽然会出现很多学生都不能够拼搭成功,但是在拼搭的过程中学生去思考以及尝试操作过了,也明白了搭建过程的难点何在。在这时,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是最强的,教师只要在这个时候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困惑,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如何把球放稳”的问题,这时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但是当学生实在想不出来,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呢?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的力度,可以尝试提出引导性的大问题,给学生方向,指引学生思考,譬如:球放在平面上放不稳,是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大问题提出,引导学生再次从球体的特征出发去进一步思考问题。使学生产生“既然平的面放不稳,那什么面才能放稳?”的问题,并且再次尝试去解决,以此得到:我们想办法给它制造一个有凹进去的地方,让它坐在上面,这样他就能坐稳了。进而引出:用3个长方体制造“凹进去的座位”固定住球。这样就能实现既能引导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3.重视再实践,再分享,让学生感悟问题解决策略多样性。

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在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重复不是指单一的重复,它指的是不同层次的知识重复。学生的实情、知识点掌握的难易都是影响教师设计不同层次重复性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设置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再实践、再分享,给学生创造机会再次感悟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一课中,学生经历了初探之后,在分享中说困惑,集集体智慧明白了难点该如何解决,但是知道了并不代表理解了,毕竟拼搭作品还没有成形。因此教师要重视给学生制造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带着方法去进行二次拼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看是否能够成功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在经过二次拼搭之后,他们拼搭出来的成功作品,肯定不会完全相同,有的或许还不能够把球放稳,有的或许搭得不高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很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用上所有积木拼搭的作品,使学生明白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止一种,从而使学生感悟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4.在对比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反思的能力。

感悟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但是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悟多样性,培养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比策略,培养的是学生的优化思想,在对比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反思的能力,两者之间互不矛盾,相互促进。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对比。

例如,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二次拼搭的作品分享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深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拼搭的作品展开对比。“比一比这两个作品,你发现了什么?”“比一比,谁的作品最高?他是怎么搭的?”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把一些不成功的作品与成功的作品进行对比、在成功的作品之间也展开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再次明确题目要求,分析优胜者取胜的原因,找到拼搭方法的区别,并鼓励学生尝试完整表达,将其优化的拼搭方法整理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中分析,在观察、表达中反思,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反思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育人的园丁,在学生开展大问题探究之前,必要时给学生“搭梯子”、夯实学生所需的知识基础,助力学生的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去经历、去主动思考,给学生充足空间,必要时给学生提供适量的“生长元素”,有指向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促使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在生长点能够顺利地萌芽、成长。


参考文献:

[1].唐彩斌.从知识传授到发展思维[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9年(8):01

[2].钱建兵.立足整体,构建解决问题策略系统——以《假设的策略》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20年(1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