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形式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关于新课改形式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杨丽娟

莆田第九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很多先进的理念被带入到教学当中。高中学年也应如此,因此,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的重要科目,更应该以新课标作为教学理念,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构建思维模型,领略学习的奥秘。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在新课改要求下的化学学科的改善,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化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一、新课改形式下应抓住化学学科特质,积极构建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

初中的化学知识通常上来讲知识对化学最基础的内容进行介绍,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化学,领略化学的基础概念。但是,高中化学知识就变得更有深度,更有难度。如,在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还需要认识物质的组成,相互作用等等。并且,还需要学生能够在认识化学,了解分子、原子、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其特征、差异、性质等等,以及微观结构。并通过此来弄清楚其化学反应的过程、原理,并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可以理解化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进而了解生产等诸多环境中化学过程。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为家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树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因此,如果想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教师就应该严格实施新课标的内容,细读并钻研新课标的内容,在教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应用于生活。并且,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改,要严格符合学情的同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较基础的知识点入手,如化学物质等,在这学生理解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难度。让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知识的学习,又能够举一反三,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逐渐与生活实际联系,夯实基础,提高化学素养。

二、新课改形式下应积极寻找新型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为了可以更好的实施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身上,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真心喜欢的、真正热爱的学习方式。因此,第一步,教师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或者与学生深入沟通、交流的形式来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内心,并且知道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困难。进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难题的同时,将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进行融合,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第二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自主能力等,还需要在学习以外开展更多的活动,来为在高强度高压下的学生减少压力,适当的进行放松,并且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活动时,全方面的进行思考,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的过程,具备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竞争意识等。最后,除了教学与活动,教师还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培养学生将课本上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改为直观的、生动的课堂,让学生可以通过感官直接的了解化学,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本人将以《有机化合物》的教授为例,通过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以外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本节课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明白有机化学的性质及实际应用,并可以以此为基础,探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实例,并分析其作用,性质等,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的将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当学生具备这一意识时,学生就可以慢慢的归纳出更多化合物的特性等,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的化学知识得到锻炼。并且,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有机化合物的时事热点等内容带入课堂,让学生们开拓思维,动脑思考其化合物的作用等。

三、新课改形式下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优势,促进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化学中具有很多的实验内容,并且实验的类型题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改也要求,每名学生都应该具备做实验的能力,并且掌握实验的每个细节。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增添实验内容,让实验成为化学课程的基础和核心。通过做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且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主动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分数才是衡量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教师都只是“应试”的教授学生,“灌输”式的培养学生,因此,导致学生只会书本上的知识点,而动手能力相当欠缺。这是现如今教育水平的不平衡。而在本次的新课改内容中,着重强调了实验课的重要性,提出让学生都在动手实验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构建化学素养。因此,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的内容,将实验课加入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首先,就是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加入实验课程,并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授的重要目标,而不是提升分数。并且在实验课堂中,还应该包括实验目标,实验方式,实验须知,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等,确保学生安全、有效、科学的进行实验。其次,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完成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还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让学生进行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的实验,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能力,进而达到学习并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应该重点按照新课改的内容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改进。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式适当的加入实验课程、化学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开发更多的知识层面,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化学素养。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为了现代教育的更好发展而践行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顾永新.关于新课改形式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J].学周刊,2020(5):86-86.

[2]邵春花.关于新课改形式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8).

[3]徐琳.新课改形式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0021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