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专业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专业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策略

闫志烨 陈佳娴 董斌 刘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10507

[摘要]高职扩招是实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当前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本文结合广东省扩招的具体政策,以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扩招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学生统一管理难,生源结构复杂,工学矛盾突出,服务乡村振兴乏力等,提出高职扩招背景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应对之策,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宜管理机制;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元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接精准教学,并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途径进行思考。

[关键字]乡村振兴;涉农专业;人才培养;高职扩招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别,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才培养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及提升高技能人才学历,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发展路径,2019年国家启动了高职扩招计划。同年,广东省特别发布了一份面向社会的高科技人才学历提升项目招生通知,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工作者、农民工和村两委干部,以及符合扩招专项行动补报的人员,积极申请入学就读。

一、涉农专业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高职扩招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普及化的大势所趋,凸显了高职教育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向和原则,亦是国家破解当前就业难题,扩大我国人力资源红利的重大举措。

早在党的十九大就对"三农"问题作出了重大决定部署,确立了乡村重振发展的战略。2021年2月25日国家重磅宣布,现行标准下农村全面实现脱贫的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国家正向全面乡村振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是一项全面、历史上的关系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全局、历史的任务。乡村的振兴,人才的关键是人才的第一要素,乡村重建需要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农民。涉农大专院校的责任在于,必须培养出更多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农业技术人才。这是涉农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新机遇,也是更大的挑战。涉农院校要把握机遇,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基础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爱农村懂农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广东农业商职技术学院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农字头大专院校,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部署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扩大高职招生规模。学校以"依托农垦,面向广东,服务社会"为办学定位,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国家骨干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为中心的涉农专业群成为扩招的主力。面对新的生源类型,学校主动出击,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改革涉农专业扩招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管理制度,力求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产业,助理乡村振兴。

二、高职扩招实施后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遭遇的现实挑战

高职扩招对于涉农高职院校来说,是发展机遇,但与之并存的是更加多元的挑战。尤其涉农专业招收的大多是来自乡村的两委、农民等,从事农业工作,有其独特性。面对生源、教育、管理等多元化的挑战,如何使学生“愿意来”“学得进”“有提高”“留得下”,进而顺利完成学习,找到满意的工作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1、学生管理服务工作面临新难度。高职学校针对传统生源的培养工作大多已形成固定完善的培养计划,学生管理服务方面也有固定成熟的统一模式。而此次实施的百万高职扩招,涉农专业学生来源负杂,同一个专业的同学,在年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工作经验、职业兴趣和社会阅历上也各不相同,且他们大部分已经有了固定的社会角色,需要承担工作和家庭的职责。涉农专业学生,相对基础更差,社交圈相对单一,自主学习能力差,且农村多以家庭为单位,集体性观念较差,对集中授课参与度较低。面对这种不同于在校生的培养模式与学生群体特点,如何尽快地构建适应学生发展、同时满足社会需求的配套学生工作管理服务模式,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新课题。

2、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要求。首先,扩招的学生因入学知识参差不齐,而导致其入学知识水平差。个体的职业发展方向不同,难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难以应用于非传统生源人才的培养。这是大学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第二,绝大多数扩招的学生都是已经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成人学者,他们对学习需要与传统的生源有着不同。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师生队伍,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引进更多的优秀合作企业,建立起完整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同时,要求尽早形成符合教学条件的新老师队伍,摸索合适的教学方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法。因此,扩招学生的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校企共建师资团队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3、保障人才培养高质量就业面临新挑战。高职扩招由各高职院校自主完成招生,对生源的来源质量有一定的标准要求,但这种录取标准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相比其他类型是有较大差别的。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标准不降”,确保扩招人才培养质量,严把毕业出口关,把实现高质量就业作为检验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标准。这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掌握好宽进严出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加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提出来新的问题。

三、高职扩招背景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之策

高职扩招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大部分高职学校的企业合作主要是中小企业,缺乏制定系统培养计划和绩效评估机制,企业本身的规模、实力和参与积极性也影响到高职人才扩招的效果。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唯一农字头高职院校,紧密依托于广东省南亚热带农业教育集团的平台,深化了县校服务农村振兴的战略,与梅州五华、大埔两个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定。学校专门为作物生产技术设立了对口协助班,专门为450个农业生产技术职业经理专项学历招生计划,并顺利执行。这为高职扩招奠定了良好基础,质量扩招也得以实现。学校在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提升高科技人才学历计划的基础上,主动进入广东粤西粤北地区,宣传高级职业扩招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顺利的扩招。

1、实施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多元发展。涉农专业高职扩招生源并不局限于传统的高中和中职应届生,而是覆盖了社会的多元群体,且大多来自农村及涉农企业,有其相对特性,这就需要一个更切合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计划。广东农业商职技术学院根据"依托农垦,面向广东,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专门为广东省农村振兴和农垦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高技术人才提升学历计划的培养计划。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了广东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当前农业人才需求,对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设置课程。在培养模式中,将学生的个人目标、企业使用者需求和学习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职业认识和成长规则,设计采取了"紧跟农时、且耕且读"的培养人才模式。在田间教学上,按照农业作物生长种植和个体生长发育的自然季节变化规律,实施田间学习教学计划,分段定时组织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实践;充分采用农业工学和高等学校专业培训相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行专业弹性田间学习等多种工学产教交替的学习形式。

2、采用灵活的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高技能人才提升学历计划招收517名学生,是此次全国大专院校扩招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入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在19至54岁之间,主要是30-40岁。绝大部分学生是参加工作的村干部及农企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育方式,开展混合教学的"在线上下课"。在线课程开放平台充分使用在线课程,积极推广信息化工具,共享新课程的优势。教师利用腾讯课堂、学习软件等工具在线上进行授课,学生可通过平台重温、重温课后视频,方便工作时间与上课相冲突的一些学生灵活地自学,也方便他们在课后进行复习。在线开展"走读"课程,学生在岗上工作、晚班或节假日集中讲授课程,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到当地的农业领域企业,如农科技服务站等实习场所进行实践,由企业教师授课。此外,组织老师开发教学资源库,为扩招生开发新的立体性教材,编写"活页式"的教材及实习练训手册,努力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3、 构建有效的教师成长路径,满足师资需求。师资力量是改革涉农职业人员培养计划的重点。基于"高职扩招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师资队伍的专业综合性技能建设,是面临新类生源的一个必然需求。学校推行教师制和企业挂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老师的全面教学实践水平。通过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为每位年轻老师配置了一名资质很高的专业教师,建立了在实际工作中的"传、帮、带"模式,有利于推动年轻老师专业综合能力的快速提高,也有利于教师经验丰富、整理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育模式。这样,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交流氛围,提升了专业传承的内涵。同时,通过分批分批的教师到农业领域挂职,开展学校企业交流研讨等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工作经验,促进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

4、建立完全学分管理体制,实行弹性学制。针对学生的年龄跨度大,学习基础不同,而且具有一定的产业背景和职业经历,作物高科技人才提升学历计划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在制度上进行了创新突破,采取了完全的学分制和弹性的学制,为高职扩招各群体提供了更适宜的教育条件。结合在岗人员的工作背景,实行与应届人员工作成绩相对应的激励制度,将工作成绩转换为相应的学分。教育部教育战略发展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大样本的教育调查,结果显示70%的员工在职位上具有工作能力,远高于学校所形成的工作能力。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必定有助于促进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5、探索多元考核,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分组开展了教学研究,针对不同年龄的学习特征,有针对性的实施适宜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法,尽可能地贴近学员已有的生产生活经历,开展高效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探索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实行了学生企业职位工作和实践课程的结合,进而进行课程评估。学校对改革期间的教育实施目标考核计划,加强对教育实施的管理,教学治疗,就业指导、学生考试通过率,企业满意度,教师满意率,学生满意度等系数评估与考核,最终实现高质量的育人工作。

四 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

涉农专业大力实施高职扩招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农村群体接受较好的教育,实现更佳就业状况,这体现出高职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面对面定位。在扩招涉农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办学优点,根据其专业特征和发展方向,准确地把握生源的特点,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为基准,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扩招学生管理及教学机制,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提高了学习育人成效。同时,还需要将学校的教育职能部门相结合,进行良好的沟通协作,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更多急需的高质量、新技能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茹,李建英.破解高职扩招政策落地难题的探索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25):42-48.

[2]张 敏.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19).

[3]李娜.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J]. 教育与职业 .2020(20):56-59.

[4]匡瑛,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92-96.

[5]余祖光.发挥高职扩招生源优势 培养产业升级紧缺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1:20.

[6]钟军华.高职扩招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行业综述.2019,22.

[7]贺念念.“以点带面”多元化角色管理模式探究———高职扩招百万下对学生管理的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36).

[8] 王寿斌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与问题预判 [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9(4):5-13.

[9]付雪凌.变革与创新: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1.

[10]范笑仙,郅庭瑾,卢威.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J].职业发展研究.2019(1):2-10.

[11]刘晓,刘婉昆.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J].教育与职业.2019(14):5-11


[作者简介]闫志烨(1985-),男,山西临汾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带农林学院,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