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新时代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张雪芹

潍坊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党的十九大会议中,确定我国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加强国家建设,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目前来看,许多大学生仍然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依然存在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习期间,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一定要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且爱法,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速,社会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然而许多社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许多的负面社会问题都需要借助法律手段进行进一步的解决,从而加强对社会稳定的保障力度。

根据相关单位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应该与文化程度呈正比关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上,我国在校大学生整体的法律意识是比较低的,上海复旦大学的统计数据表示,仅有25%的大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有重视,其余均认为法律知识有点用或者完全无用。但是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可以发现,仅仅有10%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有全面性的了解,其余大对数对法律知识并没有较多的了解,所以说目前阶段,我国在校大学生非常缺乏法律知识的培养。

一、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必要性分析

2017年末,我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进一步阐述了依法治国对目前阶段的重要性,并且将法治教育纳入到了国民教育系统中,借此来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水平。大学时针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场所,而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层面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水平。因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推动依法治国有非凡意义。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接班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过程开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1]

针对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进行全面提高,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需求。因此,各大高校需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借助各种渠道和手段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

二、现阶段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及不足分析

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逐渐增多,更有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杀人案与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等恶性事件对社会群众的心灵产生一次次的冲击。从常识角度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能够采取更加符合道德与法律的手段解决这些事情,但是因为许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非常浅薄,做事情不能充分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从而导致他们做出了犯罪事件。而法治的具体作用就是将人与人之间相处、生存、竞争以及相让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以及明确,保障每个人都必要的自由与尊严。

1.法治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中,一般情况下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作为必修课程。但是这门课程中关于法律知识的讲述非常缺乏,仅仅有最后的几个章节有所涉及。同时,因为这门课程作为纯理论课程,老师对相关知识的讲解难度也非常大,学生也难以听懂,加之课堂环境的枯燥,导致了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在该门课的课堂上认真听课,做不到充分吸收课堂知识。因此各大高校要加强树立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国现今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中,一般仅仅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必修课程。

2.学生法治意识有待加强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许多青年大学生并不能充分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不能了解到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法律的保护与限制。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借助媒体渠道加强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宣传工作,联合各大高校,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帮助大学生全方位感受法治生活。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当淡薄,而且大部分的大学生并不具备法律常识。为了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养成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高校方面必须要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工作。[2]

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为大学生的在校时间比较长,所以学校方面更需要重视在学校内营造出充满法律观念的校园氛围,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而为了加强学校法治氛围,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应该做到“依法办事”,针对校园内部的违章违法问题严格依照校规与法规处理,加强学生法律意识。

2.不断提升师资力量

大学教师的个人作为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影响是很大的,优秀的大学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因此,大学教师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应该只局限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层面,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展开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教授大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而如果教师没有做到对法治教育有充分的重视,在其教学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弱化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反之,学生将会在教室的引导下积极接受法律知识。因此,高校在引进教师以及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提高教师的法治观念。

3.丰富社团活动形式

高校中的学生社团也有学生自发组织与学校方面组织的两种。无论哪一种社团,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大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为日后大学生步入社会做提前准备。因为大学社团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而在大学社团中也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法治观念,而大学生通过对法律认识的不断加强,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违法乱纪的危害,也能得到法律知识的培养。因此,开展法治相关的大学社团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于法治观念的认识,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能借助法律法规约束自己。[3]

四、结束语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充分学习法律知识,也是时代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充分养成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满足国家需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参考文献:

[1]段凡.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及法治教育能力现代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03):101-112.

[2]周晓瑜.高校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1(14):149-150.

[3]郝婉琳.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与分析[J].法制博览,2021(14):20-21.

作者简介:张雪芹(1974.11-),女,汉族,山东寿光人,硕士学位,潍坊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潍坊科技学院2020年度“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课程改革探究、2020SZKC03 ;潍坊科技学院2019年度思政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