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精神立校,促学生成长---------初中德育共同体构建与实施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抓精神立校,促学生成长 ---------初中德育共同体构建与实施初

俞永年

浙江省湖州市志和中学 313000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寻找德育的实施新路径,抓住整体育人的思想,以德育活动为主线,构建共同成长模式的“德育共同体”德育新方式应运而生。通过学科渗透,实践养成,显隐结合,师生共育的方法进行实施,最后达到德育智育共同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德育共同体,中学生

一、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德育概念的界定

德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需的品德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诸多方面。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 德育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人的德性深藏于人的内心,而当他只有且仅只有在与环境的活动中才能外显表现。这一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个体或群体。因此,一切德育的过程本质上是在某一共同体环境下形成的。只是,在没有提出德育共同体理念之前,它是隐性的存在于个体所处场域之内。浙江大学向少波等人认为:“德育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认同为了完成共同的德育目标,由群体成员共同参与,通过多种媒介体系或场域体系相互作用,以多主体互动合作、资源共享为基本准则,在培养有德性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的生命有机体。”提出德育共同体概念有利于理清德性形成的过程,找到德育实施的路径。

  1.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性是人的灵魂,德育是学校的灵魂。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体现学校德育的状况,同时也影响智育培养。一方面,随着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手机,互联网等多样化传播媒介进入学生生活,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其中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如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极倦怠等慢慢侵蚀学生思想。另一方面,学校仍在沿用传统的德育方法,重说教,轻实践。作为德育教育的传播媒介单一,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德育评价缺乏有效性,采用期末班主任评语作为学生德育评价的结果缺少过程性。评价过程还偏软,德育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偏重临时起意。等等。

  1. 共同体下德育方法及实施路径。

  1. 构建德育课程融合共同体生态。道德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方面。而道德认知是其他方面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中国传统儒学也认为“德性与知识相统一”。因此道德认知在德育养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科课程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历史社会和思政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课程。中国的道德教育中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国数千年历史和文化遗产之上的。特别是近百年民族抗争,救亡图存的历史,以及建立新中国过程中几代人百转千回、英勇奋斗的历程。从中提炼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应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道德精神内核。但单靠单科教师又是不够的。应提倡在学校场域内,人人都是德育教师,人人都是德育践行者,人人都是德行监督者。构建起全体师生组成的德育共同体。学科教师应围绕三维目标挖掘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相融合。学校德育内容除了相关课程体系中表达内容之外,还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成文的规章制度。也同时包括文明礼仪规范,待人接物习惯,以及地方习俗文化等不成文的内容。而隐性课程更多的存在于非正式的个体组织交往中,通过行为模仿,舆论影响,感情渲染等方式影响场域内个体。有意识的构建非正式的组织,如志愿者服务社,文明监督岗,班级宣传组,学校新闻社,构建立体多维的共同体组织架构。同样可以通过行为示范、舆论影响、情感渲染等方式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

建立班级德育共同体。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建立班集体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好班会课。针对德育中存在的个体问题,班主任可以协同科任老师进行个案研究。协同家长、学校、教师三方面力量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德育中存在的班级普遍性问题,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班级辩论赛,提高师生认识,建立正确的舆论场。也可以通过文艺作品,学生表演来宣扬主流观点,鞭挞错误言行。

注重传统模式与新媒介、新场域融合。德育的重要手段是宣教,宣教是内化的前提,宣教的重要平台是课堂。但新媒体的出现,抢占了一部分学生的非课堂时间。新媒体中自媒体逐渐崛起,其中充斥着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学校教育很难将触角延伸至家庭。此时,应考虑构建家校共同体,学校借助于新媒体平台,推出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如布置假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作品,培养民族精神。或进行职业体验,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学校应该重视“三台”:讲台、舞台、平台。“三板”:黑板,平板,板报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寻求社会德育资源。联合文旅部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胜地定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1. 建构共同体模式下的德育实践活动。

道德观念要在实践活动中养成。人的德性本身是具有内隐性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情感态度取向。它在于外界环境的交往中体现。而德育的养成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更是一个实践性问题。而道德往往是在于环境的斗争中体现。道德需要有道德意志的磨练。比如,批驳错误的言行需要有勇气,和不断学习科学理论的精神。而实践活动不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它是一个群体性的活动。如以开展“纪律会限制个性发展还是纪律会促进个性发展?”辩题展开的讨论,围绕中学生的遵章守纪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展开,通过观点的交锋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良好的规章制度规范下,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形成有益个体和他人、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特征。

道德情感要在实践活动中激发。道德情感是指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他人的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好恶爱憎的情感体验。学校应构建多维度共同体,通过多纬度媒介手段实施德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讲座弘扬英雄精神,利用“疫情”宣讲身边最美逆行白衣天使的事迹。发掘学生身边道德楷模,组织学生宣讲团,利用校园广播,表彰刻苦学习,舍己为人精神。制作视频号,讲述美德故事。发挥文艺的教化作用。通过语文课堂推荐影视作品,写观影感受,传播优秀民族精神。

道德意志要在实践活动中磨练。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杜威说“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它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之所以还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这是由于狭隘的和说教式的道德观”。这就确实要求我们避免将道德教育陷入“假大空”的说教模式。这就是为什么共产党培养干部都注重在一线的斗争环境中,在矛盾的解决中考察,选拔干部。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磨练人的道德意志。同样的,学生道德的养成也同样要在实践活动中加以磨练。如在春季研学中徒步旅行,强健身体,克服傲娇之气,培养遵章守纪行为。文化课学习中,遇到难题,不畏艰难、刻苦求索的学习精神。这些实践活动也都应置于某一共同体下,有同伴表扬,师长褒奖,形成团队的共同价值观。

道德评价要在实践活动中实施。道德评价从来不是一个理论性问题,而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实践也绝不是散养式的,无计划的,放任的。它应该是通过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结构,依据实施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过程表现来进行评价。当然这种评价应该是立足学生发展的,充满德育的人文情怀的评价。它可以是积分制的。如志愿者岗位积分制,文明监督岗岗位积分制。也可以是档案袋制的或是奖惩制的。通过共同体内来加以落实。当然,教师和家长同样是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参与其中。

  1. 德育共同体模式成效分析。

共同体作为一定物理空间内生活的,以实践为纽带联系的群体,本身需要建立一定的交往规则。在教师引导规范下这些规则可以转变成为社会行为规范。这也是德育共同体能成为路径得以实施的原因。教师作为德育共同体成员应该起到引领学生价值取向,树立德育标杆的作用。如果教师的价值取向错误,则会造成共同体整体道德价值取向错误。德育的最终价值追求是善,以爱育善,则善存;以恶育善,则善亡。所以,在道德养成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从小善入手,扬小善为大善;从生活入手,“助人孝亲”讲德育。德育考评应该注重过程性,落细落实,以中学生行为规范逐条各点对照,采用积分制,周周公布。年度总结。以利对照,共同提高。

小结:“立德树人”是国家向学校提出的育人根本要求。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扭转师生精神面貌的根本。学校是培养有追求,有干劲,有成就感,有归属感,有自豪感的学生的场域。将德育融入生活,融入文化。以整体育人的思想,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在师生共同成长模式下构建“德育共同体”,不失为实施德育养成的一条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姚岱虹·芬兰德育方法及启示·中小学德育(J):2021年第2期

  2. 吕成祯 任少波·德育共同体:内涵、特征与时代使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M):2018.4

  3. 任少波 单珏慧·构建基于“知识共同体”的“德育共同体”·教育研究(M):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