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有”体育课堂的观察和评价

/ 2

浅析“四有”体育课堂的观察和评价

1 刘改成 2潘魏巧

1 中牟县教育 教学研究室 2 官渡镇党庄小学

 课堂观察源于西方,在我国早有介绍,也是零星的,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中做了系统详细介绍,形成了有形成果。我们河南推行强化体育课主题教研与实践活动---《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育课堂教学是否具备“四有”以及“四有”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四有”体育课堂教学如何在河南扎根与发展,“四有”体育课堂观察与评价,仍然有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专业行动不仅需要积累经验,而且需要夯实知识基础。河南省体育教研员刘俊凯在2018年系统梳理近几年相关政策及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我省中小学听评课的一些重要经验,对“四有”体育课堂观察进行了本土化改造,重新设计了体育课堂观察的概念框架,以便为“四有”体育课堂的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其观察要点如下:

“四有”体育课堂观察与评价要点

方 面

观察要点

体能发展

教师有没有安排课课练或其他形式的体能练习,锻炼实效性如何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有面红、喘气、出汗等表现

全课练习密度、平均心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特点

技能学习

教师有没有安排明确具体、适合学生水平的技能学习内容

学生是否理解应知的知识,掌握应会的技能或方法

学练方法是否因材施教,合理有效,符合学生身心和运动技能特点

竞赛活动

教师是否安排了有竞争、分胜负的游戏、练习、展示、比赛等活动

学生能否在竞赛活动中运用技能、遵守规则、积极进取

竞赛活动的方法、形式等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运动兴趣

教师的行为和练习内容、方法、形式等能否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学生是否流露出快乐、振奋、开心等积极性情绪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轻松、欢快,学生练习时是否全身心投入

“四有”中的“每一有”都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这就是“四有”体育课堂观察的知识基础。针对“四有”的“每一有”的三个方面再设计关于课堂观察的若干个问题用来进行课堂评价,形成“四有体育课堂”评价的更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只能通过组织培训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才能将四有体育课堂观察的理念和技术化为可行的实践,也才能将“四有”体育课堂观察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持续的向前推进。

“四有”体育课堂的评价体系如下表

四个维度

观察点

评价点

说明

权重





体能发展

体能练习形式

时效性

  1. 教师如何教?哪些行为是适当的?

  2. 学生是怎样学的?是否有效?

  3. 这堂课是“四有”体育课堂吗?学科性质表现在哪里?

  4. 45分钟的课堂整体感受如何?

符合学生生理特点和学习规律。

教师活动表现和学生活动表现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体现了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学科核心素养。

是多重练习、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

5

学生面红、喘气、出汗

表现程度

10

练习密度、平均心率

符合学生实际

符合内容特点

10







技能学习

技能学习内容(教师安排)

明确具体

适合学生水平

5

知识、技能和方法

(学生理解)

应知、应会

15

学、练方法

因材施教、合理有效、符合学生身心及运动技能特点

10







竞赛活动

竞赛形式(竞争、分胜负)

(教师安排)

游戏、练习、展示、比赛等给出不同评价

5

赛中用、守规、进取(学生表现)

学生表现

10

方法、内容

(课程性质及课堂文化)

符合学生生理特点和学习规律

10



运动兴趣

教师行为、练习内容、方法、形式

激发练习兴趣的程度

10

学生情绪流露

快乐、振奋、开心、积极性。

5

课堂气氛、身心投入

活跃、轻松、欢快、投入程度

5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是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工作流程,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其过程和研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所以,我们的“四有”体育课堂观察和评价需要建立一种“四有体育课堂观察合作体”,进行有程序的四有体育课堂观察----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每个程序要解决具体操作的内容。譬如,课前会议要解决被观察者说课(围绕课的主题说明五个方面)、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进一步阐述以及双方协议确定观察点;课后会议要解决被观察者的课后反思(1、学习目标达成了吗?2、教学行为有效性。3、有无偏离教案。)观察者报告简要观察结果及形成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即教学风格、存在问题)。根据本课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明确的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但不是唯一的,不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的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它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体能、技能、竞赛、兴趣的教、学、练、评的行为和方法,诊断教、学、练、评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练、评出现的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着眼于学会、勤练、常赛和“四有”体育课堂教学观察。

课堂观察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1、它只能观察可视、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课堂反应、课堂活动等,从现象理解本质,是一种归纳的方法;他只能选择一个或若干个观察点或课堂行为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观察研究,不能包容所有的行为或较多个观察点。2、观察者要接受专业培训,被观察者抱着上“常态课”的心态来上课,彼此愿意接受观察和被观察。有不受现场观察影响的特质。3、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还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的基体,基体内可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以确保观察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