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小学科学课堂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刘帅 1 刘婷婷 2 刘娜娜 3

西和县何坝镇中心小学 1 西和县城南幼儿园 2 西和县何坝镇中心小学 3

甘肃省 陇南市742105

摘要:乡土资源是农村学校独特的优势,学校在开展科学教育时,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打造生动活泼的科学课堂,打破教学设备缺乏的局限性,鼓励学生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各种实验装置制作。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培养。为了改善当前村科学教学现状,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打破僵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来开展科学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针对小学如何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科学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乡土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前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教学材料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一般都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主题,在教材中出现的许多科学实验,其实验材料都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尤其是在农村广阔的大自然中,更是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实验素材。为了有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科学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掘生活材料的能力。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集实验材料,在上课时,教师就根据学生搜集到的实验材料开展实验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对学习更加充满参与感。

例如,在学习“蝴蝶的羽化过程”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创造性的利用蝉蜕壳来进行知识讲解,蝉蜕壳是农村自然环境中十分常见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请学生在放学后自己去田野中搜集蝉蛹,在上课时,教师就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找到的蝉蛹,结合具体的蝉蛹实物来进行蝴蝶羽化知识的讲解,学生在理解知识时,结合具体的实物来进行思考,学习效率也能更高。在进行“绝缘体与半导体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废弃的金属物品、铜铁铝等,在上课时,就请学生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实验。这种方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学生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又给学生的实验教学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也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学校周围建立科学实验区域

农村小学一般都建的离家较远,许多学生平时都是住校,一周回家一次,平时在学校也会有大量空余时间,教师就可以充分将这些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和学生一起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农村土地辽阔,学校周围一般都有很多空地,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在学校周围空地上,划分一个实验区域,平时在这个区域进行各种实验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各种蔬菜的种植以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科学实验区进行实际的蔬菜种植,让学生自己亲手种下西红柿、南瓜、黄瓜的种子,每天观察蔬菜的生长变化,记录蔬菜的成长周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这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践的教学形式,不仅体现了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最大限度地将农村乡土资源进了利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动手种植蔬菜瓜果,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也感受到了科学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与帮助,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知识的实用性与重要价值,通过科学实验区域的建立,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有效扩展,各种科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科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设计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提升小学生的探索欲望

生活中有很多天然的材料可以当作课堂讲解的素材,在讲解教材知识点的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当下流行的社会热点内容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拓宽课堂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培养勤于反思、乐学善学的能力,也能在无形中提升小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需注意,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素材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切实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比如,在研究水变成冰的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带学生先研究水在正常温度下的颜色、气味等,再将水变成冰块,引导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形态变化,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同时还可延伸拓展目前地球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促使小学生关注地球的水资源现状,养成珍惜用水的良好习惯。此外,小学科学教师还可以借助线上线下的资源,利用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关于科学文化的报道,将有利于传播课堂知识点的素材运用到知识讲解当中。由此,在提升课堂内容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同时,促使小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更好地融入和了解社会,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四、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提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提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自信心。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主的评价观念,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

例如,在每一节课结尾,科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尤其是要表扬那些勇于提出自身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事先为这类学生准备相应的奖品,也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将班级中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作为科学课程模范标兵,提倡学生向其学习。这样一来,不仅会促使其地学生向其学习,从而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思考的班风,该名学生自己也会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让问题意识成为其学习习惯。其次就是将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思考自身是否具备问题意识,以此强化问题意识在学生印象中的重要性。

五、挖掘乡土资源中的人文资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农耕文化也是历史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科学教育时,要善于挖掘乡土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利用人文资源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中国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自创了许多乡土文化资源,在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中国有些地区的农民会开展各种舞龙和挑花篮等活动。

这种桃花节的活动由来已久,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在学习“植物的花的组成部分”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在春天桃花节的时候,带领学生来参加桃花节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桃花园中理解课本知识,同时也能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将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学习“光与影”的知识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农村民间艺人来到学生为学生表演皮影戏,让学生在观看皮影戏表演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光与影的知识,感受到光影变化的趣味,皮影戏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通过对皮影戏的观看,能够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课余实践探索皮影戏的热情,在探索皮影戏的过程中,学生又能对科学知识中光和影的知识进行有效思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得到了高度统一。

结束语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顺应时代背景和社会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农村地区的科学教育也不断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科学课程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导小学生参与并融入科学学习当中,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促使其成为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能力的优秀学生。积极发展当地特色教育,打造属于本校的专属特色,以及独特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学校自身的突破与发展。

注:本文系 2020年度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西和县小学科学课程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LN[2020]57


参考文献

[1]赵鑫,涂梦雪,王安娜.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课程资源优化策略[J].教育评论,2020(02):140-147.

[2]张兆金.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激发小学生科学探索兴趣[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44.

[3]李慧云.小学数学教学中本土资源的有效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10):124.

[4]孙刚成,拓丹丹.依托乡土资源激发乡村小学生命力的发展路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4):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