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

黄惠荣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双湖小学 广东 梅州 514331

摘要:教育与生活紧密相关,生活离不开教育,教育让人更好的深入生活。要想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就需要将生活元素合理融入数学课堂,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关键作用,增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就是深入探析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具象融合生活元素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助力小学生数学学习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元素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将抽象数学理论具象化。凝聚小学生专注力。因此,数学教师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所学,主动走进数学世界。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关联感,在后续现实生活中积极发现数学、实践数学。

一、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日常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难点数学知识,合理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内容,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小学生自主观察生活日常,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与教材数学理论相互结合[1]。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为了让小学生切实理解三角形性质,就可以让小学生在课余生活仔细收集、整理具体包含三角形的生活物品,从实物连接中强化自身知识印象。如:雨伞、三角铁等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利用。让学生从常见生活物品联想中,思考它们使用圆形、四边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应用状况?从趣味化、生活化模式中循序展开知识教导。只是,数学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虽然年龄段特征相近,但实际的学习素养高低不一。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整体教学模式中,需要具体情况情况具体看待的,结合使用分层教学,以此保证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得到合宜的教学启导,不受固化思维局限,在生活元素结合数学知识的融合模式中,切实理解数学价值。

二、构建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影响小学生实际学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教学氛围是其中之一。数学教师要想让小学生高效、有序学好数学知识,就需要注重环境资源的教学价值,以此将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趣味化,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具体距离,合理实施素质教育[2]。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课时,数学教师将教材内的晦涩理论与实际生活应用结合,可以通过教室空间方位图绘制,导出灵活的理论讲授。即数学教师要求小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画下对“东、西、南、北”的教室方位图,而后以此为基,拓展画下年级教学楼方位图、学校方位图等。让小学生在实际的书面化实践中,结合生活感受,对方位概念有情境化了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不受具象空间约束,在实操绘制中就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与理解能力。切实做到生活元素与数学理论相互结合,在实际的知识消化转化中,明白数学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不可分割,在接下来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将生活元素与数学学习高效融合。

三、注重安排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

在探索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想引导小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内涵,自主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就需要数学教师经常组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明白数学应用的必要作用,进而产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学习想法[3]。例如:数学教师在“分一分”一课的教学中,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小学生在学习完本章节知识后,可以熟练的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各类分类方法。以“超市货架分类”为例,数学教师在导入本章分类内容教学时,提问学生“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超市或者便利店的摆放架?对于超市的分类区域与物品摆放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快速回忆起自身平时的购物感受,而后讲出超市分区明确,同类货架几乎放置的都是同类物品等答案。数学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讲出这一规律知识之后,递进提问“那同学们愿不愿意现在参与一下老师设计的简易分类小游戏?”调起学生实践兴趣,而后展开“实物卡图归类”活动,即可科学拓展小学生的动手意识,让小学生在回家之后也自主进入分类体验,最终养成正确分类、归纳习惯,感受生活中的多样数学。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虽然现如今的大部分学校教学都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希沃白板、计算机等。但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仍然相对局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主要以数学教材为固化范围,展开生活元素的对应挖掘,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层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将生活元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着眼于对课外相关内容的合理连接,以此拓展小学生数学训练,让小学生自主整合生活数学元素,而后自主展开验证探究,切实养成良好习惯。例如:数学教师在“统计”一章的知识教学中,不但可以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统计图形,还可以根据重点教学“条形统计图”内容,跳出特定教学范围,以常见的工资表统计图、人口统计图等为例,引导学生代入思考,在动态化的条形统计图制作展示中,切实明白“统计”的含义,在今后的生活应用中,熟练运用统计知识,做到识图、学图、绘图的全过程锻炼,切实提高逻辑思维、归纳思维。同时,在不设限的教学资源拓展中,自主结合兴趣爱好,发展合宜生活实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讲究严谨性、逻辑性、实践性的科学学科。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都存在一定难度。但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迁移,让小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则可以让小学生由内而外的自主喜欢数学,进而投身数学课堂,带着主动探究眼光体会数学。以此逐步提高自身数学学习兴趣,为后续的个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切实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丁福军,张维忠.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材中的呈现研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02):234-240.

[2]杨红梅.借助有效数学活动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发生——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4):14-17.

[3]高杰.基于创意学习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探究——以苏教版四年级“可能性”实验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