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员如何提升课堂表现力

/ 2


青年教员如何提升课堂表现力

吴洁婷 高洁 车爽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830000

通常我们说“教学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技术,就是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而课堂表现力就是教员个人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的一场“展示课”,是教员结合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另一种特殊能力,属于课堂讲授的艺术范畴,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姿教态表现力、情感表现力、课堂互动表现力、拓展能力、启发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1. 教员课堂表现力的主要体现

谈到表现力,演员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手眼身法步无不是展示自己的方式。要出彩就必须要提高课堂表现力。那么,课堂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语言表达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教学其实是一门很大的语言艺术。一名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学生才能喜欢听我们的课。所以要求:语言准确流畅,语音声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声音洪亮,语速适度,注意停顿,把握节奏;适当幽默。

(二)教姿教态表现力

1.表情。上课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面部表情,通常是放松、面带微笑,亲切自然的。丰富的表情能增加我们的表现力,需要在表情的细节上下功夫,从而把自身对教学的体验,得体、亲切、自信地表达出来。

2.目光。一是开课时,环视全班,眼神专注、自信、有力度,和绝大多数同学有对视;二是授课期间,和班上每1个学生都有眼神交流;三是师生之间的最佳对视时长是5-10秒,下一次对视至少再间隔3-5秒;四是注视与扫视交替使用。

3.姿势。很多教员不擅长利用好肢体语言,而习惯边讲课边拿资料,或者操作电脑,或者搓着手,袖手等。其实肢体语言并没有过多的技巧,就是手结合所讲述内容自然地上下左右摆动双手而已。当然要注意:手势要与课程内容契合,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注意适度得体。

(三)情感表现力

军校的课程有理论深度和技能难度,需要教员情绪饱满、充满激情地授课,让学员愿意听、感兴趣、有精神,在高亢的情绪感染中,让学员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1. 互动表现力

互动是师生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重要过程,互动教学可以实现师生思想交流,让学员通过参与教学领悟教学内容,也是换位思考,能形成问题链最佳。将教学内容一个个问题化,设计合理的问题是对高质完成教学起到重要作用。注意提出的问题要准确、指向性要强;提问要适时、适度。

(三)拓展能力。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深化和拓展讲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员在讲课过程中,课程内容一定要与时俱进,做到内容新。对基础理论课, 应突出理论系统分析,着重做好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同时,讲课内容还要充实丰富,有足够的信息量和广博的知识点。

(四)启发能力。教员课堂授课要富有启发性,引发学员探究知识的冲动。在教学中,教员应该善于引导和激发学员主动学能够指导学员学会如何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技能,指导学员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五)应变能力。教学过程既生动又复杂,即使是很有造诣的教员,十分精心地备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员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还要观察全体学员,聆听各种声音,还要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知识和能力、 生动与科学等诸多关系。

二、提升教员课堂表现力的方法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精彩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员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完成课堂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模式的选取,力争做到完美,才可能在课堂上表现精彩。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教学的根本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教学工具,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二是摸清学情,优化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不是凭空而定的,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依据教学对象情况来确定。许多优质课都是在详尽分析教材、学员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

(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精彩课堂的基本保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走上讲台后,教员还要依靠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效实现教学信息的传递,完成教学任务。教员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制作教学课件是教员的一项基本技能,美观、大方、鲜明的课件可以帮助教员提高教学效果。具备自然而富有激情的教态,可以增进师生间交流,让学员能够跟随教员的 思路开展教学。具备风趣、准确、精练、生动和幽默的 语言能力,语调要高低适宜、抑扬顿挫、富有变化,能够感染学员;具备机智而含蓄的课堂应变能力,提升教员对教学的控制力,增加教员的教学魅力,提高学员对教员的认同感。

(三)完美的课后反思是精彩课堂表现的升华。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员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更是教员课堂表现力迅速提升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反思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记下成功点。一堂课中有自 己满意的地方,积累下来,便是不可多得的经验。二是灵感点和创新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往往会在不经意中,摸索出独具效果的新方法,这源于教员对于教学过程的灵活把握,是一种无比丰富的教学经验。三是记住 “败笔”。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或失误 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 反思、探究和剖析,找准差距,弥补不足,不断提高授 课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