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浅析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季芳

安徽新淮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淮南 232038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飞速发展的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对建筑工程使用环境的功能性需求也不断增多并趋于个性化,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不仅需要满足工期短、低成本和高质量的要求,而且对建筑工程的个性化、功能化要求也不断提高。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施工;作用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同时,也同样影响建筑企业自身的口碑与企业效益,从功能角度分析,现代建筑工程质量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建筑工程,也是行业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近些年,我国立足现代建筑特点,广泛开展工程监理对建筑工程施工影响的探讨,相关机制与模式也在不断成熟,其具体落实原则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也在逐渐清晰。

1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工程监理工作依照工程监理合同,在遵循具体原则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整体过程进行控制,因此,工程监理的核心作用为促进合同双方对合同具体内容的落实性,并以国家相关法律为手段,对各类人员的具体行为进行监管。因此,从作用角度分析,工程监理可有效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减少工程建设周期与总体投资,并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合同及安全管理,并协调各个单位之间的沟通。

2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2.1加强材料和设备监管

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成本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买方购买建筑材料时,不应徇私舞弊,在购买与人有关的物资时,应当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充分利用资金,降低采购成本。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废料的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监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确保施工质量。监理人员可采取定期监理、突击监理、专业监理等监理方式,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要求,以班组形式进入施工现场。在正式作业前,应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种类繁多,在工种、技术水平、工作条件等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差异,管理难度很大。为保证施工质量,可以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划分责任,将每一项责任分配给相应的员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职责,提高施工质量。为防止虚假设备采购,必须做好设备采购流程的监管。在购买和维修设备过程中,也要防止设备开裂,要避免将设备置于阳光或潮湿的环境中,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企业还需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活动,提高专业技能,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更加熟练,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加快施工进度。在质量监督方面,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计划,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分析施工过程,通过计量和计算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2.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优化

施工技术影响着建筑产品施工质量,企业要选择技术标准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负责人现场要能够对各种临场问题高效解决,能够兼顾各项管理工作。同时,建设团队要加强对所有施工环节的管控,确保按照施工进度调整管理的重难点,确保按照施工计划顺利完成工程建设。技术人员还要在单项工程竣工后做好质量检验。此外,企业要加强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聘用高新技术人才,为建筑工程建设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3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则是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施工单位需要提升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更为细致和更为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例如,在材料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在设计、采购、运输、进场、使用等各个工作环节中融入安全管理意识,在每一个工作阶段都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的相关工作,提升工作的有效性,保证材料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在采购过程中对厂家资质、质量合格证等进行检查,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也要做好工序方面的检查工作,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进行规范化的施工。

2.4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优秀的专业性人才。项目管理者在工程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专业人才的优化配置工作,重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为专业人才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项目管理者应首先意识到专业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管理技能水平,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项目管理者还要组织施工人员参加精细化管理的培训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水平。

2.5提高施工过程信息化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也开始逐渐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当前BIM技术、大数据等都是常见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企业可以加强引入信息化软件和信息管理人才,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加强整合既有的信息,将现有信息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综合办公室为例,可以通过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各个分支系统的沟通和联系,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保证各个企业能够及时高效地查看各项数据信息,避免信息传递之后或者失准问题发生,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价值发挥出来。又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工程信息的收集、整理等。

2.6监理施工现场动态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规模越发庞大,其建设过程更加复杂,施工工作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工程监理需建立动态管理思维,强化对施工方法、工程组织以及施工过程的管理。动态工程监理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的具体影响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并找到不同环节之间的影响关系,利用更为高效的管理办法,协调不同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工程整理管理效率与质量。

2.7制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管理者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理方案,确保施工技术能够达到设计要求。首先,项目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施工过程,能充分考虑到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并能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其次,项目管理者应编制科学的施工紧急预案,当施工现场发生紧急状况或不可预料性事件时,启动预案能够降低突发事件对工程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再次,在建材的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建材价格和品质,不可因追求施工效率而忽视建材的质量控制工作,项目管理者还要提高对建材质量的管控力度;最后,管理工作者应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在施工现场的明显位置悬挂安全施工的标语,为现场作业人员配备足量的安全装备,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并提升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

结语

要想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项目管理人员就必须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满足项目设计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优化项目工程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国栋.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213.

[2]姜亮亮.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门窗,2019(12):67.

[3]薛殿敏.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8):164.

[4]陈建壮,赵东歌,任国伟.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在新疆库阿高速公路应用中问题探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0(10):1-5.

[5]李晓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现场施工管理难点与改善措施[J].中国公路,2020(0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