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彭晶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六中学1525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的历史教育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历史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导学生的历史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借故思今,真正的提炼出符合自己人生需求的核心素养。以下,本文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手段

历史是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遗留下的信息的总称,其信息中不仅有传统的优良文化,同时还包含了国家相对应的家国仇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促进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快速培育,使学生开始从单一的用眼睛看世界转变为用心多维度看世界,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并从先前事件的经验教训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组成

核心素养就是指教育领域把"以德育人"目标作为基础,对推进学生能力与品德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能够使学生个人修养、社会公益心,及爱国主义情操等良好素质获得有效的提升。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素养与能力,既包括思想观念层面,又包括知识能力层面,主要分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价值观以下五大内容。

教师在展开历史课堂实际教学的时候,要紧跟住时代的推展步伐,重视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使中学生在具有限制性的历史课堂中,所获良多,并且在对其历史知识累积、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强化的同时,为其后续进行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历史科目人才的培育提供优质的保障。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唯物史观

通过唯物史观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大众的视角看待历史,避免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对学生的错误引导,让他们明白历史是由人民大众创造的,发现历史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例如在学习《秦统一中国》时,学生们对于秦始皇嬴政这一人物存在较大的争议,一部分同学认为百姓经过多年的战乱早已苦不堪言,在面临秦朝的强盛国力时是民心所向;另一部分同学认为秦始皇的暴政对百姓造成了很多伤害,这个人应当是负面的历史人物。教师便可以针对这一争论引导学生展开充分辩论,让学生对秦始皇进行更全面的了解[1]。让学生通过争论使学生能够从客观唯物的角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这对于学生提升唯物史观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初中生在历史学习时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序及发生的地点的把握,但是掌握纷繁复杂的各种历史知识和人物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考验。教师要能够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深入教学,培养学生历史事件观念,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善的历史事件表,使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使初中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梳理更具逻辑性,促进其历史学习效率的提升[2]

例如在教学《明朝的兴衰》时,教师可以使用视频教学带领初中生观看处于该时间段内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哪些事件。以中西方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指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时空和历史事件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明朝历史发展的同时,掌握同时间段内西方世界发生的历史事件,增强初中生历史学习逻辑性,促进初中生历史时间轴的构建,加速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育。

(三)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初中生运用真实的历史资料、可靠的历史理论对获取的历史知识进行辨析的验证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提升初中生的史料实证认识,有利于提升初中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自信心,使初中生在面对各种历史问题时可以保持更加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质量。

例如在西安事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起事件的起因,是全国面临着抗日的紧迫使命。这时,国民党和共产党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为了争取早日抗日,减少对人民百姓的伤害。张杨二人以大局为重与红军停战。但蒋介石对联共抗日一直不同意。因此导致了1936年双十二事变,两位大将对蒋进行扣押。后蒋介石接受先停止内战,和共产党共同联合对抗第一敌人,内战停止,达成了抗日民族战线的统一[3]。这个历史事件延伸出来的教育意义就在于,自身协调一致和自身的内求是最重要的,借用传统文化的古话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同时让他们明白"论从史出,有理有据"才能更好的学习历史。

(四)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指初中生对客观历史的看法观点,教师应该摆脱教材教参的束缚,紧紧围绕培养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的视角去创造、拓展,通过对详实的史料学习,让学生的头脑中再现历史,窥探历史的真相,剖析历史事件,理性看待历史人物,并进行历史解释,让他们以史为鉴,依靠某件历史真实事件的影响促进正确价值观的树立[4]

如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南京大屠杀"纪录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荣辱感,提升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对中国历史进行整体复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借助借助课外读本《中国通史》来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状况,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联系,并结合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促进初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结束语

注重素质,关注人文,关怀生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初中历史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真正实现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荆瑞芹. 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5):4.

[2] 段秀琼. 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 科学咨询,2021(4):213.

[3] 陈小丹.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J]. 读与写,2021,18(11):232.

[4] 杨小梅. 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魅力中国,2021(3):325.

彭晶,女,(1981.11.)汉族,黑龙江省铁力市人,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六中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