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运用新技术设计 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积极运用新技术设计 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周小红

温州市绣山小学 浙江省 温州市 325000

摘要:“朗读”作为语文课堂中经常涉及到的活动之一,历来被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所探讨,伴随新课改理念较强的影响下,现阶段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正在不断提升,新时代下语文教师要能够挖掘出语文朗读教学的合理方式,将死板的“硬读”变为灵活的“趣读”,使学生们踊跃发声,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最大化语文课堂带给小学阶段孩子们的魅力,使其爱上朗读,从而有效锻炼小学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具体策略、新课改

“读”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要说出口,并且自信、携带饱满感情的朗读,不仅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同时锻炼学生语言水平、心理素质等等各方面的能力。然而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面对小学学生常常“愁眉苦脸”,学生在班内朗读效果欠佳,教师着急之余也没有将时间放在朗读问题的解决中,被搁置的难点问题逐渐增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也很难从容应对这一现状,下文就该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难点

(一)学生朗读积极性缺失

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系统化的语文知识教学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天性好动等等原因,课上教师组织朗读活动的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聚精会神,并将教师“带感情朗读”的要求高效落实。以《塞下曲》为例,很多学生在朗读该篇课文时,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他们无法理解诗中“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描绘的率兵追敌的豪迈壮举,同时也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很难对文章内容产生共鸣。加上古诗词的学习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体会不到朗读诗词为自身带来的实际利益,导致自身没有兴趣继续朗读,不利于教师顺利对其进行朗读指导以及后续有关知识的引导学习。

  1. 教师朗读教学结构单一

对于朗读教学,一些语文教师很少在这一环节进行创新设计,这是由于这些教师常年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对课文的教学往往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学生朗读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重复着以往的教学方式,并且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很少给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不仅仅带给了学生较差的课堂体验,无法发散自身的思维,同时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也很难通过组织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个人能力提升缓慢。

二、改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多元化模式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巧妙融入课堂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在现阶段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效都较为显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新媒体技术,使朗读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进而能够引发更多学生对朗读活动的积极性。例如《观潮》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教学一体机,在网络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音频、视频资源,在课堂中进行播放。百度视频网站中“实拍钱塘江大潮”、“难得一见!钱塘江大潮交叉潮”等等视频资源都能够让学生将目光放在讲台上的屏幕中。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使用适当音量播放搜集到的钱塘江潮水的音频,使学生感受到朗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钱塘江前,从而朗读所带有的感情也更加浓厚。这种方式下不仅仅便利了教师课堂的朗读教学设计,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加深对课本内容的喜爱,也能够对课本外的新知识有一定认知,有效提升朗读教学的成效。

(二)加入灵活课堂活动设计与实践

语文朗读课堂中,单一的教学结构很难支撑现阶段学生对朗读的学习需求,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朗读活动的多样趣味,就需要在课堂中设计灵活的活动,并逐步进行实践。在《蝙蝠和雷达》中,教师组织分组,将学生按照数量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抛出如下问题:“飞机的安全飞行是受到了哪种动物的启示?”、“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关于蝙蝠夜间顺利飞行的实验?”、“雷达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入到随机一组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挑选出一名发言人,通过举手抢答的方式向教师反馈,比如小马同学举手速度最快,教师就向该学生提问:“小马同学发现了哪一个问题的答案呢?请将原文朗读出来”,此时该同学回答:“我发现了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实验中科学家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期间也可以让同组成员协助自己进行朗读,对朗读内容按照段落进行分工。在学生将课文中相关部分朗读一遍后,教师给予肯定。这种方式下,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合作朗读带来的优势,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朗读活动具有的“竞争性”,从而更加积极投身朗读活动中,有效提高朗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1. 构建生动的校园朗读环境

课堂氛围紧张沉闷的环境下,营造一个生动的朗读环境无疑会为学生的朗读过程增添色彩,使学生对朗读活动更感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在学校中提议组织“校园朗读比赛”这类活动,在校园中贴上横幅进行宣传、在课间通过广播播放一些朗读音频、在教室中设计一些与朗读动作相贴合的板报等等,通过这些与朗读相关元素的构建,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朗读的熏陶,进而对朗读活动具有更加良好的印象,逐渐喜欢上朗读,能够在课下自主尝试,极大改善现阶段小学学生面对朗读学习的态度。

  1. 规范正确积极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评价对于现阶段的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并且心智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于教师使用的一些评价语言,一旦较为偏激,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自身的朗读能力产生质疑,更加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朗读的积极性。面对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评价,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失误、对基础字词不够熟练,无法顺利的朗读文章段落时,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进行批评,而是要耐心对其教导。比如学生在朗读《鹿柴》这类古诗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把其中例如“青苔”这种具有难度的关键词读错,这时教师以“试着寻找一下课本上这句诗中有没有什么特殊标注?”这种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已经可以加入自己的感情,朗读过程绘声绘色,并且非常顺利时,教师通过“真棒,反复的练习让你比上一次有了更多的进步”这类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有更强的存在感,对朗读活动有更多信心,从而在日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朗读活动,协助教师顺利开展语文朗读教学。

(五)提倡家校合作的朗读教学机制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不仅仅是教师一人的责任,也不仅限于在课堂中才能展开,教师应该重视家庭对学生带来的引导作用,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传递给他们。教师可以推荐家长带领学生参与一些与朗读相关的活动,比如共同观看朗读类型的综艺节目、参与观看一些线下朗读比赛活动,在生活中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接触朗读,丰富学生对这一形式的认识,从而感受到朗读带来的魅力。教师也可以设立班级群,通过群向家长询问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情况,家长也可以将录制学生朗读的音频传输给教师,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朗读问题,通过家校合力促进朗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结语:想要优化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就需要教师一改以往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能够积极运用新技术设计新鲜的朗读课堂,在其中加入丰富的学习活动,打开学生的朗读视野,同时自身也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能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面对朗读,得到良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悦. 让朗读如歌声般嘹亮 ——试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 双语学习(乌鲁木齐), 2019, 000(001):81.

[2]刘秀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思考[J]. 小学生(下旬刊), 2015(8).

[3]左红芳. 朗朗读书声 浓浓语文味——试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 学周刊, 2017(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