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2
/ 2

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策略浅析

于亮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丹竹头小学 广东省深圳市 518114

摘要:德育工作是我国新时期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德育工作是一项长久性持续性的教育工作,它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德育教学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策略

引言:党的十九大明确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以德育人,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广大小学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习德育的相关内容,提升自身的德行,培养塑造学生的德育素养。

一、开展德育工作的相关内容

德育教育工作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理念以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培养工作。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高度,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塑造高尚的精神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与时俱进,密切结合。

二、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学业方面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行方面的培养塑造。缺乏对德育教学的深入了解,没有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贯彻德育观念。部分学校未能及时顺应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导致学校内的德育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2.德育教育形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实际环境的影响,当前德育教育形式比较死板,多以教师单方面讲述为主,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3.德育活动缺乏实践性

当前部分学校德育的目标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便只能停留在理论的表面上,缺乏实践锻炼,学生无法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缺乏对相关德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德育工作便无法顺利进行。

4.德育培养缺少家庭因素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家长的眼中认为主要是学校的工作,对此重视不够,家校的联系以及教育的一致性不够,甚至家长们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自身德行素养,不注重以身示范,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5.未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小学时期,少先队是一个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主阵地,做好少先队工作可以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也是给学生进行引领带头的榜样模范。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模仿的最好阶段,学校在教育工作中以教师和学校的引导教授为主,忽视了学生之间的模范带头所起到的影响作用。

三、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策略

1.深入学习,改变观念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与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把德育摆在首位,明确德育目标,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应当从实际教育情况着手,加强对德育的重视,积极开展德育活动。教师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许许多多

重要的角色,或朋友,或引路人,因此,教师要主动加强自身的德行素养,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科目的教师可以将德育理念融入落实在不同的内容中,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数学课上常常会提到转化思维,数学老师在讲授内容时还可以以此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引导学生不仅在数学题中会用到转化思维,在人生道路中也要拥有换角度看问题的意识观念;在英语课程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有效推进德育工作的进展。

2.丰富形式,注重实效

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评选、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观看等,来提升德育教学形式多样性发展。另外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的课堂活动中来。此外,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当中的事例转化成德育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体会到教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强化教育实效。

3.因材施教,分层实施

任何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德育教育更是从实践中学习,然后再落实到实践当中。[2]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如:每天自己整理书包,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树立独立自主意识。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例如可以进行校内义务清扫或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比赛或活动,主动维护校班级荣誉,培养集体荣誉感。为培养高年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也可以进行一些校外活动,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社区帮忙清理小广告,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参与到一些适合的社会活动中去。

  1. 家校协同,形成合力

开展德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努力,家庭成员的参与也很重要。只有家校紧密沟通,步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好德育教育。例如学生在学校学习了要热爱劳动,养成好习惯,回家后家长也应适当让学生帮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主动承担自己的卧室卫生打扫收纳、饭后收拾桌子碗筷,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让孩子理解落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给孩子制定每日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5.抓好阵地,引领示范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4]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通过日常表现选拔出有责任、有担当、品行好的学生成为少先队员,这也是对学生在德育学习后的一种肯定与荣誉。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让优秀少先队员进行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推动德育工作的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时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教师需要通过对德育的深入探究,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参考文献:

[1]骆国权,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21-21.

[2]何东波,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21):087-087.

[3]覃飞年,基于班主任视角的山区特殊家庭学生德育实践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