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I背景下在高校美术教育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对交互设计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论 AI背景下在高校美术教育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对交互设计的应用研究

1 王星阳 2 朱宇彤

韩国又石大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发展也趋向成熟,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产品、工程、艺术设计等。而交互艺术的设计灵感以及过程则主要以不确定性为主,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可以有效促进交互艺术设计确定规范。本文基于人工智能与交互艺术设计下,分析了高校美术教育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对交互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美术教育;设计专业;交互设计


引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了高等教育要积极改变重学术轻技能的局面,综合发展学生素养,使得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术教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迎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将人工智能引入到设计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深层次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促使高等教育院校更好的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

一、人工智能与交互艺术设计

AI,即“人工智能”,其中融合了众多学科,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是综合性的科学与技术。而交互艺术设计,则融合了艺术与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在长久发展中,从最初的命令界面发展到图形界面,随后又发展为多媒体界面,随着国际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机交互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发展。而交互艺术发展至今,作为一种艺术形成存在,除了可以带给人更好的感受与享受,还可以满足人机互动的需求,促使艺术设计更加高效,赋予艺术作品以及受众更多的感受与体验[1]

事实上,“交互”和“互动”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中“交互”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双向性。参与者与作品进行信息交换,其中涵盖了声音互动、视觉互动、思想交流等等。特别是将AI运用到高校交互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交互设计能力,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交互效果。

  1.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中交互设计的应用实践

(一)交互设计效能分析

首先,设计师应当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无论是研究还是设计,交互转换有助于提升此种转换的程度;其次,学生了解并掌握关键用户研究方法后,但是设计思维的专业水平并不高,而可以充分利用交互设计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当学生处于交互设计热情状态下,忽视了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对此,可以充分发挥交互设计方法的引导作用,强化学生设计能力。由此可见,将交互设计引入到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交互能力,提升设计水平。

(二)应用智能平台

针对美术教育设计类专业教学需求,教师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软件平台中,促使学生通过智能平台,进行人机交互式的艺术创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工智能自身已经具备了自然语言、机器视觉等能力,可以对人类智能设计的作品进行模拟,并通过技术收集、分析、归纳大量的数据。学生在使用过程中, 可以结合设计的作品情况,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阿里巴巴的鹿班、顽兔抠图等,与设计相关的智能平台,引导学生使用这些智能软件,有效提升艺术设计水平,充分利用智能平台中的自动配色、上色、校正等功能,提高学生设计效果与效率。

例如,在文字匹配图像设计中,智能平台中的智能配色会先分析、提炼数据库中图像中的像素点,而后通过合理算法,将摄取到的像素点以文字方式呈现。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分布区域、配色模型,最终完成作品。教师在设计中引入此方式,先给学生示范,而后边示范边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尝试着操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设计类专业教学效果。又如,在文字匹配图像设计中,在人工智能应用下,自动结合不同需求整理海量数据,通过数据对比,选择优秀设计师的作品,最终判断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著名的设计网站-DriUUUle[2],从而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设计作品。

(三)渗透模块化教学

交互设计模块化教学渗透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几个方面:首先,应当提高设计专业技能、方法的锻炼与培训;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艺术思维能力,可以在其中融入职业规划,从而进一步优化模块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工作岗位设计要求的距离。在交互设计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当前设计系统为基础,而后从受众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这就要丰富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引入专业职业规范以及技术内容。以产品设计为例,在应用交互设计中,教师需要先明确产品设计与交互设计之间的关联,并立足于此,促使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改善和调整课程结构内容。除此之外,在实践部分,教师需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的关系,理论结合实践,促使学生整体设计能力得到提升与锻炼。

从当前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情况看,在视觉设计方面依然停留在静态的视觉审美中,而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视觉设计必然会转变、发展,从静态到动态的视觉变化。而动态的视觉设计中,涉及到的主要就是人机交互相关知识。故此,为积极迎合人工智能发展,教师在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积极引入项目、竞赛等教学方式,通过此种互动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其创意,掌握相关实时动态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立足人机交互,为深入探究视觉相关设计,不能只停留在单项无互动的加强软件技能、提高个人审美层面。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都已经实现了VR虚拟现实,对此,教师可以积极探索虚拟眼动交互相关知识,构建出“环境—感知—交互”的模式,而后,通过实验、体验设计的视觉效果,进而更好地实现以多元用户为中心的对环境维度和感知维度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综合来看,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校内虚拟设备使用率,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相关的虚拟技能的实操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以及各级院校教学改革逐步深入,高等院校也需要积极迎合时代发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更加高效化。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涉猎了服务、娱乐、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实体产品、虚拟操作界面等各个环节,都要通过“设计”向用户展示,可见,设计类专业在人工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应当积极抓住这一点,通过理论与实践,进一步锻炼、提升学生的实操技术、设计水平。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高等教育院校设计类教育更加明确,如何在智能化时代中发挥优势,提高自身价值,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娜.探析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以美术设计专业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8(09):100-101.
[2]徐远超.AI背景下的计算机系统教学初探[J].计算机教育,2021(03):140-142+148.


作者简介:
1王星阳,男,辽宁人,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美术教育研究,艺术设计教育,工艺美术研究,美术教师教育。

2朱宇彤,女,黑龙江人,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美术教育研究,艺术设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