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3

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浅论

刘冬亚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近些年来,学术界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网络语言暴力问题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与分析,而本文主要则就网络语言暴力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并简单分析了其危害与应对方式,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危害、网络语言暴力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i飞速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流连于网络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隐蔽性也为网民们阐述观点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网络语言是网民在虚拟空间中交流的工具,是其表达情感、阐述观点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是在网络语境中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是社会语言的变体[1]。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2011:141)曾指出“语言是有力量的,可以说服人、欺骗人,实际上就是控制人”。近些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语言暴力现象也愈发引起法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相关研究学者们的关注,而网络语言暴力(verbal abuse)也因其严重的危害性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应对它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网络语言暴力及相关研究

“语言暴力”最初来源于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Silva,2017)。在英文文献中一般将语言暴力称为linguistic violence、verbal violence、conversational violence 或者 verbal abuse。Foucault(2002)认为话语影响、规范并且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话语又是由彼此关联的陈述共同构成的。我们一般认为“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诋毁、侮辱、谩骂、蔑视等带有歧视性的话语致使他人心理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而 “网络语言暴力”也主要是指发生在网络中的语言暴力行为,即利用语言攻击使被攻击对象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某种程度伤害的一种社会现象。

1.1 国外相关研究

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是“最为常用的术语”(Baldry et al.,2018:5)。Peter & Peterman(2018:358)在讨论24种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网络欺凌最根本的五种属性,分别为重复(repetition)、意图(intent)、权力失衡(power imbalance)、公开(publicity)以及感知(perception),并据此将网络欺凌定义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意并且不断使目标对象受到伤害、困扰和(或)尴尬”。

其他的相关研究如Patchin 和Hinduja在传统暴力概念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本质、范围和影响程度[2]; Tokunaga对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身份进行分类,分别考察了网络语言暴力施暴与受害相关的诸多因素[3];就网络语言暴力的前瞻性预测变量而言,Ellege等人调查了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涉及个人及社会的预测变量[4];就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而言,MISHNA等人的研究将目光集中于群体暴力因素[5]等等。

1.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术界就网络语言暴力的相关定义和性质目前也未能达成统一的意见,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就其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具体如山述兰和张力(2014)探讨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文化特征;刘文宇和李珂(2017)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并指出其优势;陈美华和沈广倩(2017)从语言学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毛向樱(2017)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的社会文化因素;张知倞(2019)从传播学视角对我国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特点、传播和治理现状做了梳理。而就其具体定义而言有将它视为一种“不道德言语行为”(吉益民,2012:293),视为“以语言为载体的暴力形式”(王任华,2018:59),而网络暴力的实现也离不开“语言攻击和语言控制”(许婷婷,2015:10),归根结底,网络语言暴力与网络语言的使用息息相关,刘文宇、李珂(2017:122)就曾明确指出,“从语言角度分析网络暴力是一种直接有力的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近十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互联网的发达一方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带有一定的隐蔽性,相比现实生活而言,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论更为随意,一些不好的网络现象也开始滋生,网络语言暴力也是其中之一。从语言学角度来说,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这些“暴力”语言在语言体系内有着自己的特点,理清它们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这部分语言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轨迹,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定的干预和调整,从而推动语言在社会中向更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与应对

目前,就网络上频频发生的网络语言暴力问题,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都给予了不同的应对方式,而网络语言暴力难以定性和应对也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被暴力对象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在这种主观感受下就很难界定对其的伤害程度;其次是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往往是群体性的,在这种状况下就会使得该现象变得更为错综复杂;最后是网络语言暴力中用词用语更新快,且一些语言变体的群体性特征愈加明显,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饭圈”,他们的一些用词用语对于非圈内人士而言并不那么容易理解,而这个群体往往也是最易发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群体之一。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背后的因素和特点是非常复杂的,但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网络语言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

首先是它对社会的危害。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在网络空间同样也要遵纪守法,近些年来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的频出对网络社会的风气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人们在网络空间逗留的时间愈来愈长,网络生活也占据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这种网络与现实交叠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网络语言暴力的治理问题已经事关社会和谐,我们不得不客观面对这个问题,寻求解决的有效之道。

其次是它对个人带来的危害。“网络”介质对“语言暴力”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语言暴力有了更为多样和复杂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现实中的语言暴力截然不同的特征[6],而人的感受是主观的,但这种言语攻击对个人的心理和精神所造成的影响是很难去评定的,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其现实生活,比如这几年不乏因为网络语言暴力问题而出现心理抑郁的公众人物,甚至最后选择自杀,足可见网络语言暴力会对个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最后,从语言学视角来看,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中也充斥着一些随意造词、胡乱用词的语言使用乱象,倘若长时间且大量在网络上传播,将不利于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语言暴力应对策略

在之前的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就如何应对网络语言暴力提出过解决策略,而本文则主要从语言学视角下浅析网络语言暴力应对问题。

从语言学视角来看,网络语言暴力是发生在网络世界中语言现象,其有着自己的语言使用特点和规律,探究总结这些规律是我们深入了解网络语言暴力和应对其发生的前提,总结出这些规律和特点,可以为相关的立法提供资料作为参考,同时也为运用计算机技术应对该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三、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交际便利便是其中之一。而网络虽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也随之而来一些问题,近些年来愈演愈重的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并非偶然,其有着广阔的时代背景,而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该问题势必会引起更加广泛的注意,从语言学方向加强对其的研究,也是未来应对其发生的重要基础。

本论文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PATCHIN J W, HINDUJA S.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J].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2006, 4(2):148-169.

[3] TOKUNAGA R S. Following you home from school: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3):277-287.

[4] ELLEDGE L C, WILLIFFORD A, BOULTON AJ, et al. Inpidual and contextual predictors of cyberbullying: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s provictim attitudes and teachers’ ability to intervene[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3,42(5):698-710.

[5] MISHNA F, KHOURY-KASSABRI M, GADALLA T, et al. Risk factors for involvement in cyber bullying: Victims, bullies and bully victims[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2, 34(1): 63-67.

[6] 许婷婷.网络语言暴力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作者简介:刘冬亚(1992-),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19级硕士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