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播种 用智慧耕耘——刍议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用爱心播种 用智慧耕耘——刍议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郭秀华

河北盐山望树中心小学 061301

摘要:班级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班级是老师和学生在学校一起沟通、一起学习的地方。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对学生在学校的一切事务负责。班主任存在的意义在于加强班级管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的工作情况,影响着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育。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生。

1 常见问题分析

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屡次被强调,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进行解决,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们针对目前存在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1“权威性”

首先是从老师方面,很多学生对老师非常的害怕,认为老师和自己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学生之所以会存在这种想法,主要是由于家长和老师多重方面影响导致的,有的家长会在家里教育孩子“在学校里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一定不和老师犟嘴”......学生听完家长潜移默化的话语熏陶之后,心里会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就是和老师“不平等”。在学校里的时候就不敢和老师进行反抗、心生畏惧。还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比较强势,说话语气不容商量。部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执行,不会询问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老师的这种行为就是“权威式”管理。很多老师之所以有这种行为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觉得小学生就是定性的时候,在这一阶段就应该严格管理,如果遇到不听话的学生就应该进行一定的惩罚[1]。当然,现在新课标已经要求老师禁止体罚学生,但是之前的发展已经给学生和老师思想里留下了定性。所以真正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时候,学生依旧是非常害怕老师的,要问学生具体害怕老师哪些方面学生一时之间也说不出来。但是老师权威性的教学方式已经停留在了学生的脑海内,一时之间难以转换。

1.2“保姆型”

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老师过分的为学生操持好一切。其实这些老师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老师觉得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的帮忙,所以老师非常热心肠的帮助学生做好所有的事情。例如,许多小学中年级甚至是高年级的老师,依旧亲自处理教室的卫生。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学老师,早上很早的来到教室来打扫教室的卫生,下午等学生全部放学走了之后留下来打扫教室的卫生,老师非常倾力倾为的对班级的管理作出贡献。老师希望自己多做一点,这样学生就可以少做一点,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保姆式管理的模式,实际是对学生的一种慢性伤害。老师不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包揽了,学生每天都被老师照顾的很好,缺少动手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重智育”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任何阶段的老师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老师普遍对于教材的智慧教育比较重视,从而忽视当下新课标要求的德育教育。很多老师的传统思想认为,学生直言从家里来到学校上学,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学习取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所以在日常管理的时候过分的关注和要求学生的学习方面,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目前部分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在思想素质方面有所欠缺。这些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严重的应试教育,主要还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虽然学生处在小学阶段,但是学校和家长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应试成绩,如果班里学生成绩比较高的话,家长就判定这是一位好老师,但是如果成绩较低,那么家长就觉得老师不合格。学校的审评标准也是如此,很多学校对于校内老师的审核评价,都是直接把班级内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正是由于这些思想,导致老师的应试教育思想越来越严重,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忽视德育的教育,片面的让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这种管理方法会让学生的发展失去平衡。

2具体解决措施

2.1足够耐心

要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首先作为班级的班主任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本身对于事物理解能力比较弱,同样一个问题,成年人可能听一遍就可以听懂,但是小学生需要听两遍甚至三遍才可以听懂,如果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解释了很多遍学生都没有听懂的话,此时老师不要过于急躁,可以尝试转换另外一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这一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班主任非常的尊敬,在学校内,学生把班主任作为唯一的依赖。所以班主任老师不能辜负学生的期望,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密切的关注小学生的行为,发现小学生如果遇到困难的话要及时与学生沟通,然后通过询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班主任在日常和学生沟通的时候不要过于居高临下,可以蹲下来和小学生沟通。班内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不同,性格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老师对于所有学生都要平等的对待,切记不能由于家庭条件不同而区别对待学生,这样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2.2加强学风建设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必须要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其实作为班主任来说,任务是非常大的,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又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来提升学生的素质。如果学生的成绩较差,面对家长会有很大的压力,如果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合格,又会面临社会的许多舆论。所以说,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加强班内学风的建设,来提高整体班级管理的质量。例如,可以非常简单的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小的活动,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老师可以选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活动上分享自己日常学习的经验和方法,然后选择一些平时比较乐于助人的学生,让他们来分享一下自己为什么喜欢乐于助人。通过这种让学生自由发挥和讨论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一定的熏陶。

2.3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前面我们讲到很多小学班主任老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亲力亲为的开展各项工作,甚至连班里的卫生都负责打扫,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开展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工作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小学生在这一阶段,行为没有得到定性,相关老师应该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一定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要从小事做起,比如最基本的让学生一起来完成班级内的卫生处理。老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从周一到周五,安排不同的小组来进行卫生处理工作。周一中午学生自己处理卫生的时候,可以扫地和倒垃圾,然后每周老师可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大扫除,大扫除的时候就需要擦桌子和擦玻璃。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尽可能的少参与[2]。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完成某项工作。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工作的话,学生自身也是有很大的满足感的。当然,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问题。例如擦玻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学生爬到高处不小心摔倒。除此之外,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开始培养。比如排队的时候不能插队,应该按照顺序来排队、见到认识的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好等。

3结语:

对于班主任来说,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在摸索中前进,除此之外,也需要得到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能片面的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要智育和德育全面发展。平等的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用真心换取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苏学强, 纪胜利.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 学周刊, 2017(24).

[2] 张海祥.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8):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