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策略下的教学团队建设-----以实习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项目引领策略下的教学团队建设 ----- 以实习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为例

施向军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 210046)


摘要:本文以案例出发,从建设概况、建设过程、建设人员三个方面阐述了项目引领策略下的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并从团队心理学的角度做出了建设思考。

关键词:核心互补 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施向军,1976,男,江苏南京,硕士,高级讲师,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0.建设概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职业院校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2016年以来,我校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团队在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改革中承担了重要任务,共开发了4件实习产品,其中3件产品申请了国家专利,1件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件产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全部投入教学实践中。2021年,以2件实习产品为基础,参加了南京市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获得市级一等奖。

1.建设过程(策略应用,以单片机工作台为例)

1.1明确项目任务

2016年,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团队接到学校关于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相关实习产品的项目任务,项目明确要求,实习产品应满足以下要求:实习产品应有市场前景;实习产品应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实习产品应有可实施性;实习产品应能完全兼顾教学内容;实习产品应能体现真实情境与真实应用。

针对以上要求,教学团队核心成员迅速作出相应,成立了“单片机课程组合实习产品”项目工作小组,并对项目任务作出初步的调研与论证。

1.2项目分析

项目工作团队对实习产品项目任务进行了多次分析研讨,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开放式讨论,最后绘制成实习产品开发的鱼骨图。在研讨中发现,教学团队成员的自身力量尚不能完全完成任务,需要补充人员合力完成任务。特别是专利申请当时在学校还没有任何先例,需要借助外来力量完成;产品的外形设计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团队中也是缺乏这样的技术人员。

60f1018e765a4_html_ce49e2fb0fc107aa.jpg

实习产品开发鱼骨图

1.3项目实施

1.3.1成立项目工作团队

在项目分析的基础上,项目小组邀请了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人、技术公司的为互补成员,专利代理人主要负责专利方案撰写与专利申请的具体操作,工程师主要负责外观的设计。

1.3.2项目产品开发

团队成员1负责主导了产品电路设计、产品试制,其他老师参与产品电路设计研讨,团队成员2协助张伟完成了机械部分的加工。

1.3.3项目产品专利申请

团队成员3在中国专利网与佰腾网上完成了产品的查新报告,针对与网上已有产品的相近之处,团队做了部分改进与优化;专利代理人撰写了产品专利申请书,并进行了专利申请。

1.3.4实习产品的教学应用开发

团队成员4主导了产品教学应用开发,开发了以“DIY单片机工作台”为载体的单片机技术课程与电子产品工艺课程相组合的校本教材,开发系列的数字资源。

1.4项目运行

学校教学部门经过深思熟虑,应用教学团队开发的单片机技术应用的校本教材,将以实物为载体,结合SMT技术课程(装配与调试),以单片机C语言设计程序,图说知识点,基于软件仿真、虚拟调试、自制电路板的软硬件联调贯穿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并渐次深入,彼此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制作与开发的链条,正因为各项目有硬件组装载体,软硬件结合,具备单片机产品设计制作流程,所以,可进行完整的项目开发实践。所研发项目高端大气上档次,校本特色显著,在兄弟学校首屈一指。在2016年12月学校省高水平现代化学校评比中,该实习产品项目获得验收组专家一致好评。

2.建设人员(互补类型)

专业教学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借助了学校人员与社会机构人员的“核心互补式”形式,使得专业教学团队顺利完成了学校下达的项目任务。同时,由于互补人员的参与与交流,团队成员也得到了专利申请、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提高起到了助推作用。

类型

人员

所学专业

角色定位

核心

成员


成员1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1. 构思

  2. 组织技术论证

成员2

机械电子工程

教学应用开发

成员3

应用电子技术

  1. 产品电路设计

  2. 产品试制

成员4

工业

自动化

产品查新

核心

互补

成员


成员5

法律

  1. 专利方案撰写

  2. 专利申请

成员6

计算机技术

产品外观设计

3.建设思考

3.1团队建设中的鲶鱼效应

  “群体动力论”认为,人类行为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群体动力的强弱取决于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个体意识会因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而改变,当个体与群体意识一致时,个体意识得到强化,相反,不一致时将被弱化。

在项目引领下,为了开发出具有价值与竞争力的实习产品,核心团队在不同阶段引进了专业背景差别大、行事风格迥异的互补人员,特别是有些互补人员来自企业,天然具有企业人员的危机感。这些人员的到来给原团队成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如同鲶鱼的出现给沙丁鱼带来紧张感继而带来驱动力一样,团队成员自觉或是不自觉的与互补人员进行比较,并且向优秀看齐。正因为如此,团队成员第一次有了企业人员才有的执业资格证书、企业培训讲师证书,团队成员第一次有了国家专利证书。这些证书的获得,在我校师资培养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现。

3.2团队建设中的松鼠效应

松鼠在冬天即将来临的季节,总会不断地将松子运到可靠的地方埋起来,因为他们知道,不努力工作,不把食物储藏起来,就过不了冬天。松鼠效应的最大作用在于个人获得积累与成功。

因为每个核心成员都有了危机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为自己的成长积累自内而外的实力,包括开阔眼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教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参与各类竞赛。自课题研究开始,截止到课题研究结束,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团队中有两人获得市学科带头人称号、一人获得区学科带人称号、一人领衔建设南京市名师工作室。


本文为 江苏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核心互补式”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研究成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