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课程之仿真教学课堂实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会计基础》课程之仿真教学课堂实施探讨

龙小运 邹莎

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以“能力为本位,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企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中心,按照“知识—技能—拓展”的规律,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项目新的内容体系,为学生搭建起会计核算整体工作框架,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提升他们对会计岗位的认知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仿真教学;信息化教学;岗位对接;思政融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初识会计存在若干困难

刚刚踏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专业理解有限,自制力差,沟通和表达能力存在不足。学习习惯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也没有合理的规划,理解不到会计专业的行业要求,不重视自己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缺乏企业所需要的团队意识。通过学习对基础会计有了一些基本了解,但不够扎实, 对系统的会计核算还存在若干困难。

(二)、教师实践能力参差不齐且缺乏

由于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直接受聘任教的,基本上没有实践经验。因此,急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师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因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形成大部分专业教师“理论修行得道,实践能力欠缺”的局面,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学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三)、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安排不合理

教学一体模式下强调的是从做中学,与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以此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种模式下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来组织,同时考虑到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对会计基础工作内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工作过程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对原来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进行整合。

二、课堂实施

(一)、仿真教学拓展时空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之后,把原《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项目第五节内容成本核算按采购成本核算、制造费用核算、生产成本核算,穿插在供、产、销环节中去。在课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虚拟企业“艾一服装有限公司”为例编制一套实训资料来辅助完成教学。实施情况如下:

课前,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通过云班课教学平台发送教学资源,布置导学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及配套二维码,学生自学,完成教师准备实训行动导向报告。实训行动导向报告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操作步骤方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习效率。

课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通过项目教学、任务实训、岗位对接、模拟演练、小组合作等方式,形成以“案例引入项目、教师引导思路、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模拟→接受任务→合作探究→岗位实训→业务成果→知识总结→课堂闯关”的教学过程,实现企业各个过程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和全程衔接,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整个核算流程。

课后,教师角色转变为监督,通过课后习题、讨论、拓展学习、实操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测试,教师对成绩进行监控。此外,还通过平台以小组竞争的方式,评选出优秀作品,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信息教学有效结合

会计信息系统表现在信息化的采集传递、加工、储存和输出等方面。在会计学之中,《基础会计》的教材中充满了大量的假设,但在大量的假设中几乎都是没有数据所产生的环境及相关说明。在这样高效的工作能力下,也使得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发生了变化,在方便数据查询的同时,也为信息分析和再次使用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力工具,这也极大丰富了财务报表分析和绩效评价等会计学的教学内容。

(三)、岗位对接设置项目

会计实训实现单个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采用“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会计教学模式,将《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项目中各阶段对应过程核算的两个内容“设置账户”、“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进行整合,然后梳理出教学主线:“审核对应业务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结构→填制记账凭证”。

岗位对接实训,根据真实的企业财务工作岗位进行设置,将“供—产—销”主要实训项目进行分组,再给每个组布置实训任务,组内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会计角色,进行会计模拟实训。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每位学生进行轮岗,指导老师全面控制学生们的工作进程,并要求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所交付的各项工作。如:教学内容“差旅费报销”根据企业实际设置了,单位主管,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以设疑为主轴,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线,使学生在疑问中思考,在探究中发现会计出纳人员要严格按照单位的报销制度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合法、合规、真实的审核。

(四)、融入思政多元育人

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对业务进行准确的核算,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开展工作,对会计工作更加严谨认真,培养良好的道德。如:学生对票据进行处理时,要保持长久的耐心,对经济业务进行核审核时,进行准确的记录等。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加明确的价值观,对会计职业行为进行规范,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感受到浸入式的思政教育,使其受益终身。

(五)、数据辅助多元评价

在课程的整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多元立体化的评价方式,主客观结合,让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公正、客观,评价信息更有参考价值。

1、全方位评价,达到精细化

通过云班课教学平台,实现教学数字化管理,利用图表统计本班学生出勤信息、课堂互动数据、班级活跃度、系统自动评价、成果检验等基础数据,为教师教学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成果分析等提供评价依据。

2、多元化评价,达到全面化

对学生的评价坚持以课堂考核为主、课后考核为辅,结合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课堂表现评价、项目成果评价、业务能力展示、综合素质考评等过程性评价结果,再结合学生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在该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从而全面把控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情况。

三、实施成效

(一)、岗位意识得到提升

通过《基础会计》第六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学习,将岗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对经济业务的过程核算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并初步具备账务处理的专业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岗位模拟等学习形式,使用信息化平台,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培养,也使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二)、业务能力有所提高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导师、企业财务人员引入课堂,联合打造嵌入式教学模式,将企业生产实景搬到了课堂,将企业经济核算任务引到了课堂,实现校企合作学习,课堂的学习氛围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积极性得以调动,岗位意识得以增强,责任意识得到培养,真正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三)、终身学习有了方法

通过校企合作的优势,将企业生产实景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习氛围明显提升。真正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教学平台的数据反馈,实行分层次教学,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有提高,差等生跟得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逐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授之以渔,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颖.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进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4.07

2.邹志艳.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122-1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