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素质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素质培养策略

侯凤娟

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467000



摘要:就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当中的整体情况看来,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尚未实现对特殊幼儿的针对性培养。自融合教育理念提出以来,特殊教育儿童也有机会和正常幼儿一同接受教育,在这一背景条件下,应当对特殊教育师资进行针对性培养。下面就以听障儿童学前教育为例,在理性分析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素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给出提升特殊教育师资素质能力水平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听障儿童;师资素质

引言

师资力量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指标,在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方能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更是如此,相比于普通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存在一定的生理性缺陷,需要得到更为妥帖的关注及个性化教育培养,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特殊儿童逐步融汇到普通儿童的集体当中,需要教师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

一、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现状

特殊教育师资肩负着培养特殊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对于特殊教育师资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能够在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针对性教育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还能同时具备普通幼儿教育的各类知识及技能。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当前的特殊教育师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等师范学校、高职、中职等职业教育学院负责。想要提升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素质,需要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院校入手。本类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习训练为辅,在进行教师培养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受到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将实践培养工作搁置在实习阶段当中,理论同实践之间的接洽度不足,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项培养。其次,在特殊教育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在职培养的时间短、内容少、针对性不足,且存在部分特教学校,由于特殊教育师资不足,直接从普通学校调用幼师,或向社会招录其他专业的教师填补空位。这些教师缺乏对特殊教育的专业培养,同时也不具备培育特殊幼儿所需的专业技能,如对聋儿的语训,对视障儿童的听觉训练等,难以胜任特殊儿童的针对性培养工作。最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内的融合教育发展速度较慢,且特殊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及完善,应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升对特殊教育师资素质的培养力度。

二、特殊教育师资素质的培养策略

为了能够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应当结合当前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成长的实际需求,设定师资培养目标及内容。
(一)设定合理的师资培养目标
1.思想目标
特殊教育儿童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较高,需要幼师能够发自内心地关爱特殊儿童的成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能够做到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对职业具备基础的责任感及使命感。为此,在进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时,应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针对性培养,加强幼师职业道德建设,将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作为特殊教师素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此外,国家及社会方面也应提升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度,加强特教专业院校建设,引导社会舆论对特殊教育的尊重及认可,加强对特殊教育岗位的积极宣传力度,强化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增强职业自信。
2.知识目标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幼儿教师应当同时具备教授特殊儿童及普通儿童的能力,掌握教学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应对多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及康复训练具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在教学当中熟练地进行应用。比如,在对有听力障碍的儿童进行语训时,幼儿教师应具备幼儿语言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同时能够像海伦凯勒的沙利文老师一样,结合发音原理,开创适合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及听力康复训练方法。
3.能力目标
作为特教教师,除了普通幼教所需掌握的基础类知识外,还应进行感官教育和生活教育,以满足特殊幼儿的学习成长需求。所以要求教师能够基础扎实,在幼教实践中轻松应对多样化的情境,应对听障、视障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生活教育、感官教育、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技能。兼具普通幼儿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能具备特殊教学所需的钻研、探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特殊教育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幼儿心理学知识,能够及时发现特殊儿童存在的心理或行为障碍,利用心理辅导及行为矫正帮助儿童回归正轨。
(二)明确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原则
1.实际性及实践性原则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同普通的幼儿园之间的差异明显,师资力量仅仅是差异之一,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有限,且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残障类型等方面存在较多差异。而且,很多特殊教育学校为民办学校,不少学校还属于公益性组织,能够利用的资金及资源都较为有限,在进行师资力量培养时,应充分考虑以上内容,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多种类型的特殊儿童个性化发展及健康成长的实际诉求,进行师资培养及教师选择。在培养内容上,力求打造教育与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发展性原则
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宏观背景,考虑到特殊儿童教育后续的发展,在充分了解目前的现实情况,以及后续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了解国际特殊教育领域的新型发展趋势,逐步向融合教育方向迈进。
3.灵活性原则
对于培养特殊教育人才的院校而言,在进行专业教学内容、技能等方面的设计时,应具有灵活多样性。充分考虑特殊教育学生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个性化培养诉求,力求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岗位的各项要求,并能联合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实践训练岗位,针对性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结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诉求,选择师资培养内容
在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将思想引导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共情能力,提升其对于特殊儿童的保护欲,对教师的耐心、爱心进行专项培养。比如,在进行听障儿童学说话的训练当中,对于刚刚获得有效的听力补偿的聋儿而言,经常会由于听不清发音、看不懂嘴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能够耐住性子反反复复地进行重复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耐心和不变的信心,方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对聋儿进行适时适度的鼓励,最终共同达成开口说话、说准确的话、沟通对话的教学目的。思想教育课的设计应灵活多样,即应具备较为传统的身残志坚类的感人故事,也应囊括在特殊教育岗位当中无私奉献,最终帮助大量不同的孩子顺利长大成人的优秀特教教师的案例。借助思想引导以及直接同天真无邪的特殊儿童接触,增强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特教岗位的责任使命感。



结语

融合教育背景下,对于特殊教育师资的要求更高,是一种传统特殊教育能力与普通幼儿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机结合,但就当前的社会环境及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看来,融合教育的实现还需较长一段时间的磨砺,应在着力提升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同时,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重视,思想引导及能力培养并重,构建师资力量的强大后盾,提升特殊儿童教育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37-42+49.

[2]王琳琳.绘本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1(11):20-21.

[3]李媛媛,赵巧云.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9(22):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