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胥红

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一小学 832011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解决实际问题,将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对具体的问题产生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好奇,而数学又来源于生活,那么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的设置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景,教学策略

【正文】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产生联系和想象,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大大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有所提高。并且在问题情境下,学生会收获更多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能够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本文从在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最大价值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三方面开展探究,以提高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

在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单调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甚至是照着课本念给学生听,不重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部分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表面化,没有深度挖掘课本的知识内容,设置的问题情境形同虚设,不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除此之外,问题情境的表述不够简洁清晰和富有深意,没有产生明显的价值,徒有其表,而没有在学生与知识之间产生内在联系,失去了设置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最大价值

2.1善于挖掘课本内容

课本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课本。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大量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地的知识设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发现知识背后对学生能力培养,恰当的处理教材内容,反复斟酌,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知识,无论是知识点还是练习题,都要进行联系,讲练结合。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点,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够感知到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并提出有效的问题,推动教学的开展。

2.2积极生活进行联系,勇于创新

情境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实例,在生活中创设情境,这样的情景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更能感同身受,对创设问题情景有更好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要勇于创新,不断更新问题,优化问题创造出好的问题情景供学生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只要细心观察,生活处处可见数学知识。而不是长期利用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提料之中,毫无新意,这样便失去了设置问题情境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学习《图形》这一课时,就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教室的桌椅,学生体育课所需要的足球,篮球,以及学生的文具都可以提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学生心中满是好奇的种子,这样在上课讲解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会有目的的去听讲辨别物体形状的方法。在课下学生也能够有意识的类比教师的方法,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积极地思考它们是什么形状。

2.3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乐趣。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题,因此,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将自己带入学生的角色,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考虑到从不同角度思考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并且积极思考不同结果下什么样的情景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进而逐步优化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平均分》一课时,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容易对被分物体的总数量,以及分给几个人容易弄混,而这往往是教师考虑不到的。所以在开始创造情境时,选择的整体和分给的人,一定是学生所了解的,使学生能够对整体和辈分主体有明确的认知。可以在上课前拿出一筒铅笔,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根铅笔,然后将这些铅笔分给全班学生,并保证每个学生拿到的铅笔的数量是一样多的。在学生的角度,谁的铅笔数量比自己多,谁的铅笔数量比自己少,谁的铅笔数量和自己一样多,都会进行强烈的比较,进而逐渐是每位同学手里都能拿到相同数量的铅笔,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平均分的概念。

2.4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层次性

在不同的班级存在不同的班风,不同的集体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内,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但这些个体差异中又存在着共通点。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因此,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这就需要我们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分配给不同的学生,符合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特点。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知识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张老师,每分钟打102个字,那么15分钟他能够打多少字呢?学生之前有二位数乘法运算的基础,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除102×15的式子,这样的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轻而易举的完成,会给学生造成题目过于简单而不用认真学的错觉,但是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既有难度,又不会轻易的完成。教师可以在这道题的背后进行引申,增加难度,在已有条件下,提问学生,45分钟张老师能打多少个字。这样既不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到过于难而不学习,也不会让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到轻而易举而松懈。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意义

3.1开拓学生思维,扩宽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思路还未真正的打开,思维方式相对狭窄,知识面相对匮乏,不能够很好的运用知识点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但是,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将具体的知识点融入入到实际问题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挖掘到这些知识点。所以,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学习,能够体会到知识的应用价值,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兴趣

设问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迅速地将学生带入到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其把注意力放到数学问题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除此之外,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数学思考,将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的广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3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记忆知识,问题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在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而且这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知识探索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越来越重视过程,知识的发现过程远比记忆结论更加重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会遇到种种的坎坷,学生能够借助外界条件去解决这些问题。久之,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

【结束语】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属于数学中的基础,还有大部分的定义和概念,但是小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掌握能力不足。因此,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化抽象为具体,通过问题激发学生丰富的好奇心,增强其学习的动力,使其主动的探索,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有效的问题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总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不仅要与知识产生密切的联系,能够将知识点隐含其中,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其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党光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1,(05):80.

[2]张秋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