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2

创新服务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徐玉兰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创新服务模式的方法与效果进行系统科学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20年3月份-2021年3月份中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护理治疗的70例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以此为基础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创新服务模式,分别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展开分析对比。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有一定差别,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著较高(94.29%>82.85%),P<0.05,对比两组患者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14%>85.71%),P<0.05。结论:对心内科患者优质护理工作中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创新服务模式;心内科;优质护理

尽管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随着饮食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心内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1]。而对临床心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加快患者好转,并强化了护理针对性,极大提升了患者的治愈率。但在临床心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对服务操作进行改进,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护理效果。本文则以2020年3月份-2021年3月份中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工作中创新服务模式的效果和方法,现将研究内容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3月份-2021年3月份中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均等,分别为35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范围为43-7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14例,年龄范围分布在41-76岁之间。70例中心衰者为13例、冠心病者21例,心肌梗塞者36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将常规护理模式应用与对照组患者,主要包括对患者急性相关常规检查并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展开对症用药处理等基础护理措施。同时根据护理标准以及规定及时定期进行查房,对患者病情病症等做好记录,对必要患者应安排病情知识宣讲,嘱咐患者护理治疗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

观察组。观察组则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应用优质护理创新服务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创新化护理管理措施。通常情况下心内科存在较多高位患者并且对紧急以及高难手术的需求较多,进而增加了护理安全管理的难度。在对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时应能注重这一特点,以护理部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为基础,加强护理制度以及细节服务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保障,科学明确服务标准、流程等。在此基础上成立安全质量控制小组,由小组加强对患者监护流程以及预警等流程等的细化,为心内科并发症制定合理的处理预案。②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工作。定时对心内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强化护理基础知识教育。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心内科护理新技术以及业务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宣讲,做好实操培训工作,提升护理服务水平。③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对原有绩效考核以及激励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丰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绩效考核结果收入分配以及职称晋升、奖励等进行联系融合,提升优质护理工作人员福利待遇,调动护理创新服务积极性。同时以精神引导、利益分配、奖励惩罚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关爱激励,通过榜样增强护理人员职业荣誉感以及道德感,强化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工作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得出的数据均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与卡方进行检验,以均值标准差、百分比分别表示,组间差异情况以P<0.05为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2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情况分析

经不同护理服务后,两组患者护理效率结果存在明显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意义,具体如下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5

13(37.14)

8(22.86)

8(22.86)

6(17.14)

29(82.85)

观察组

35

24(68.57)

6(17.14)

3(8.57)

2(5.71)

33(94.29)

X2






12.036

P






<0.05

2.2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分析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显著较低,P<0.05,有统计意义,具体如下表2所示:

2 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5

15(42.86)

7(20)

8(22.86)

30(85.71)

观察组

35

28(80)

6(17.14)

1(2.86)

34(97.14)

X2





15.964

P





<0.05

3讨论

就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对临床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不仅应加强合理治疗,同时还应科学应用有效的优质护理手段,以此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2]。但由于心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使得护理人员护理服务工作不断增加,因此在心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为了充分发挥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提升护理水平还应对这一服务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明确服务要点和关键点,积极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专业化以及全面化的服务工作。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应用优质护理创新服务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服务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综上可得,在心内科患者优质护理工作中应用创新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秀荣.心内科优质护理中创新服务模式的应用体会分析[J].系统医学,2019,4(07):175-177.

[2]闫春玲.创新服务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1):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