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李琦

济南职业学院, 250014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优势,这一模式也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往相比出现了很大变化后,教学管理层面自然也要做好相应调整。为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构建具体的教学管理体系便十分重要。一部分高职院校基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新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问题。本文将具体分析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教学管理体系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高职院校也在围绕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好运转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尝试。但通过对比与分析可以发现,新时期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环境、状况、目的较之以往出现了很大不同,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转更加对高职学校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很多高职院校在新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上较为茫然,为此,探寻出相应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策略十分重要。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概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层面都出现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都需要在教学管理层面进行相应调整[1]。之所以强调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层面出现的较大变化有直接关联。较好构建出了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便可以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支持。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状况不理想时,教学资源便很难得到有效配置,专业教学层面,特别是现代学徒制下实践教学层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无法得到较好解决。因此,确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后,高职院校自然也要在教学管理体系的优化、构建中进行相应尝试。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权责关系混乱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了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尝试,但所构建的教学管理体系中,相应管理的权责关系较为混乱,相应管理权责关系较为混乱也是具体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问题[2]。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外合作企业提供的实训基地不仅多元了专业教学形式,同时也扩大了教学管理的实际范围。在固有的教学管理理念下,高职院校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管理主体。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教务处往往成为了单一的教学管理主体。但由于新时期教学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多样,院系、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实际上都是具体的教学管理主体。但所构建的教学管理体系中,相应管理的权责关系却十分混乱。

(二)教学管理内容层次性不足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中需要兼顾的教学内容越发多样,实训性教学内容的占比也不断提升。在相应的教学管理中,自然也要兼顾更多的教学管理事宜。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应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尝试,但所构建的教学管理体系中,教学管理内容的层次性明显不足,教学管理中不同管理内容的主次也并未被明确出来。单位时间里,高职院校内的教学管理资源相对有限,但需要兼顾的教学管理内容众多。并未较好凸显出体系中管理内容的层次性,并未凸显出相应教学管理内容的主次时,教学管理资源也无法较好配置,这也不利于所构建出的教学管理体系较好运转。

(三)教学管理评价与反馈机制缺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环境较为良好,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进行了不同形式与不同程度的尝试,但教学管理评价与反馈机制缺位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教学的教学管理活动开展,还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运转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多种因素的影响则很容易诱发一些教学管理体系构建问题产生。由于缺乏对教学,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进行的系统评估,高职院校很难对教学管理及相应体系的构建、运转状况予以较好掌握。这一状态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很多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问题都无法被及时发现,系列问题堆积在一起也会加大相应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难度。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进一步明晰教学管理权责关系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应当关注于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的管理权责关系明晰事宜,及时的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是基础,在具体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则要将教学管理权责关系明晰作为重要的切入点[3]。例如,某高职院校内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着手进行相应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该校考虑到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且现代学徒制下教学形式、教学内容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的特点,将学校教务处作为了首要的教学管理主体。同时,各院系,以及校外合作企业也被看作是重要的教学管理主体,不同的教学管理主体则分别负责不同的教学管理内容。对于其它高职院校而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也要关注于教学管理权责关系的明晰。

(二)凸显教学管理内容的层次性

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也要关注于教学管理内容层次性的凸显。特别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关注的专业教学事宜,以及教学管理事宜十分多样时,凸显教学管理内容的层次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高职院校将专业课程教学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实训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校本教材、课程开发管理等教学管理内容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联系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环境、状况、需求,明确出主要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次要的教学管理内容。在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明确出了教学管理内容的主次后,教学管理资源也能得到更好配置,这也能更好的促进新教学管理体系的较好运转。

(三)构建教学管理评价与反馈机制

构建教学管理评价与反馈机制也需要成为新时期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事宜,很多高职院校无法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较好构建教学管理体系,相应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构建相应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掌握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运转状况。例如,高职院校内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评价与反馈小组,定期对教学管理状况,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构建、运转状况予以评价。依托相应评价,高职院校应当精准定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对具体问题的诱因予以分析,并站在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解决相应问题。通过向各院系,与专业教师反馈相关教学问题的做法,使得教学管理能够与专业教学调整、优化更好联系在一起。

结语

高职学校不仅要高度关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事宜,同时也应当做好相应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规划。在动态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且相应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现实难度较高。为此,科学、系统的规划是基础。不仅如此,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也需要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转的需要,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予以兼顾,这也能最大限度将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价值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孙云梅.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高职教学管理探讨[J].知识文库,2019,(03):187-188.

[2]李璐,邓瑞瑞."互联网+"背景下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优化[C]//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六).2020.

[3]陆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思考[J].科教文汇,2019,(2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