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境开展教学 激发学生乐学善学--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情境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运用情境开展教学 激发学生乐学善学 --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情境教学

梁洁

北京市东城区宝华里小学 100075


【摘要】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课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情操。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音乐 情境 发展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也是教学中的困难。“情境教学法”成为了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音乐课“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课件展现、图画再现、表演体会等手段,创设音乐中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从而诱发学生展开想象,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并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更适合直观教学。生动活泼的课堂、愉悦的情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全面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近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我简单谈谈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上,我是如何“运用情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乐学善学”的。

一、语言描述情境

语言是最普通、最特殊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善于用细腻的感情和生动的话语创设教学情境。当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就会迅速投入到积极地学习状态中,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欣赏教学是低年级音乐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在讲述一年级《狮王进行曲》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做好开场:“同学们,大森林里一年一度的动物联欢会马上就要开始啦!”学生很快进入教师设计的场景。随后让学生随着音乐的律动,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我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展现在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学生立刻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随后我用语言描述情节,引导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和它们的叫声。学生通过图片、音乐、节奏等感受各种动物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习兴趣。

欣赏课,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学生听到狮子的吼声,模仿狮子的吼声和神态的时候,有的同学表现出的是威风凛凛的狮王,有的则想象成温柔可爱的小狮子。之后,我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做动作,把你想象的情境和音乐结合起来,体会狮王的主题有什么特点。这样一来,大家的想象就容易达成共识。整节课教师利用语言情境的不断变化,学生在“童趣”渗透的音乐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使四十分钟的课堂充满乐趣。

二、课件展现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引入课堂,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了方便。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用音乐故事、图片、动画、讲解、提示等手段把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年级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的导入环节,伴随着歌曲的伴奏录音,我将孩子们寒暑假外出旅游的照片做成视频短片,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在短片中发现了自己,看到了同班的小伙伴,特别激动。之后我通过课件展示了草原风光,让孩子们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边,牛羊成群,我真想也去看看。”还有的孩子说:“草原上蒙古族小朋友们骑马、射箭、摔跤,可真快乐。”我们就通过一首歌曲来了解草原小牧民的快乐生活吧!这样一来,很顺利地就将学生引入了课堂。

三、图画再现情境

翻开音乐教科书,一幅幅充满童趣、内容丰富的插图吸引了孩子,图像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或者欣赏曲目内容形象化,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让一些教学难点变得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小雨沙沙》是一年级的一首歌曲,我用简笔画,创设情境。我对孩子们说:“春天到了(画春姑娘),柳树发芽了(画柳枝),大地一片生机(画土地),农民伯伯要播种了(画稻田)。俗话说:春雨贵如油(画小雨)。谁会迫不及待地钻出土地啊?(画嫩芽)种子还会说话呢!哎呀呀,要需要……她要什么呢?(阳光和雨露)”最后出示歌曲的名字《小雨沙沙》。我将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的界限,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演唱中音准是很重要!有些歌曲中歌词相同,但是旋律不同,尤其是出现大跳音程的时候,学生不好把握。解决这些难点,老师一般都采取听琴、模唱等方式去解决。可是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唱,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还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采用图画再现情景,把要表现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二年级歌曲《郊游》中的前两个乐句,节奏和歌词都相同,不同的是旋律,学生很容易唱错。为了让学生唱准并牢记这两句,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简笔画,第一幅是平坦的大路,第二幅是崎岖不平、布满石子的山路。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两幅图分别适合哪一个乐句呢?”孩子们马上就回答出来,并说出理由:“第二幅画路不平,就像第二乐句的音一会高一会低,很难唱!”我借用科尔文手势讲解两句的旋律,很快学生就能分清两个乐句的不同,并且能够准确的唱出第二个乐句!

四、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培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参与表演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天生爱动,既喜欢表演,又喜欢看别人的表演。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引导孩子们进入情境,体会情境,歌曲或乐曲的内容就会在孩子们心中鲜活起来。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知,是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在课堂上看到的。

一年级《一个师傅三徒弟》欣赏教学中,我借助图片、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西游记》中唐僧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分析了每个人物的大致特点。在表现环节,在音乐情境的渲染下,我请同学们自己选择角色并带上头饰。同学们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和着音乐,情绪高涨,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有的同学表演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挑着担;有的扮演妖怪半路给唐僧师徒设置障碍……这些表现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有力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弹拨乐合奏。学生对彝族音乐很陌生,但是我抓住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一特点。课前我就抛出了要带领学生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孩子们肯定想去啊!于是整节课的节拍、节奏、旋律等知识的学习就围绕着参与火把节开始了,整节课学生们都非常积极。跟着音乐,学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彝族的舞蹈,随后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全体学生欢快的舞动起来。一群可爱的彝族娃娃载歌载舞、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课堂上。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合作创编中体会集体的力量,感受着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学生乐学善学的表现。

学习音乐是快乐的,但有时也很抽象,尤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细致揣摩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只有在老师创设的愉悦宽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兴趣,才能为孩子们架起一座通过“音乐世界”的桥梁。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下,才能真正的做到敢想、敢说、敢表演,才会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去探索音乐、享受音乐,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