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

兰芳

宜川县城关小学 716200


摘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去接受一些固有的书本知识,使得课堂的气氛难以提升,影响了小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相反在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固定概念的理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了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策略浅谈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认知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即是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认知、学习,最终应用的过程。其是以活动为载体,不断地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的能力。但是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过于的形式化,缺乏对实践活动的正确认知,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难以真正地发挥。

(二)缺乏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阻碍,这是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不健全所造成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一些学生能够了解的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但从当下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三)实践活动中的定位误区

当下大多数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通常扮演的是主角,学生在看主角进行表演,缺乏互动。虽然整个活动中教师拼尽了全力,但是也难以赢得学生的共鸣,最终的教学效果是较差的,很明显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出现了角色定位的错误。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需遵循的原则

第一,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环节会应用到理论知识,关键点在于让学生结合实践活动理解理论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知识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基于此,学生可以知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因此,每个实践活动设计均需要学生踊跃参与,推动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相关数学理论知识。

第二,生活化原则,小学数学中包括了自然运算、情境问题解决及简单几何图象性质等知识,这些知识都可以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恰恰是为了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设置的,学生可通过参与体验去实现知识内化、思维拓展、能力迁移的主要目标。

第三,创新性原则,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能推动学生创造性地发展和进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数学能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对知识和技能运用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提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

(一)以课本内容为载体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的特征,小学生因为思维存在的局限性,往往很难理解一些知识。这就需要数学教师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综合实践教学。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激发学生对课本学习的兴趣。

(二)立足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落实新课程标准。在笔者看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认知能力、数学水平等去设计活动主题并安排活动的内容,而不是想当然地去设计一套活动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和价值发挥。

(三)充分利用生活空间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课本的具体内容,采用恰当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对数学课本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物品,缩短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加强引导,激活学生思维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为了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加强引导,通过相关的措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同时自己也要发挥引导作用,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融入生活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能够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挂钩。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六)总结交流,构建知识体系

在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每个小组的学生或者个人展示成果,要求在展示成果的同时阐述思路和见解。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并互相评价,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正。最后,教师再综合学生活动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不足,针对他们探讨的结果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要想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和学生要对实践活动课有充分的了解。现在的一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在于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不够透彻。从教师方面来说,缺乏专业辅导实践活动的教案,在进行教学时不分主次、思绪混乱,将实践活动视为理论知识来教授,没有抓住重点,大大弱化了实践过程。还有的教师因面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压力,将实践活动课变成了习题课。从学生方面来说,因为实践活动课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完成,所以一些实践课就变成了表演课和游戏课,学生只顾娱乐,忘记了实践活动课的真实目标。

解决以上问题,校方需要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帮助没有实践活动教学经验的教师抓住该课程的教学重点,让数学教师对实践活动课程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同时,学校针对不同教师还要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从专业知识、教学实践经验、职业素质、沟通交流等多项技能出发,使教师达到素质与能力双重提高的培训效果。此外,学校要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赛课活动,以竞赛的方式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这也有助于让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借鉴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中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只有让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最终学习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数学这门课程在小学生的思想中是非常枯燥和复杂的,很多学生会存在排斥的心理。而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后,乏味的数学课堂逐步焕发了生机。

参考文献

[1]武淑花.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分析[J].天津教育,2021(04):130-131+134.

[2]杨素来.有效教学实践助推深度发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46+48.

[3]李羊保.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家长,2020(29):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