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实施构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实施构想

赵玉洁

云南大学 , 云南 昆明 650504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抑郁、自杀等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本文通过总结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和现状,提出几点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开展和实施当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2、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档案;3、建立危机干预体系,增加危机识别能力,预防潜在危机;4、丰富心理健康课程,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经历了激烈的竞争后,考上理想的学校,在大学学习中,持续的紧张学习使学生产生更大的竞争压力[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做过一项调查: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为主要问题。单永花2019年[2]采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4239名2018级新入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0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筛出率高于95后大学生,且在不同心理问题程度上呈现出高网络成瘾、潜在风险更大的新特点。 此外,在2020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3]中指出,大学生中有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

近年来大学生的抑郁、自杀等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由熟悉变为陌生,人际关系由简单变为复杂,很多学生在适应新环境和完成角色转变方面产生障碍,由此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攀升。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所承载的高期望值与自身心理发展未成熟之间的差距,导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4]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时期,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经历着认知能力、情感和人格发展的日趋完善,人生观价值观也逐步稳定,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学习让大学生了解各种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帮助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乐观积极心态,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建立健全人格,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维持社会安定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实施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

从2015年至今,大学生个体咨询个案数量成倍数增长,且存在咨询难度大幅度提升、危机个案量、各类精神障碍学生数量激增等问题。学校个体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是决定个体咨询有效程度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因此,为中心专职教师创造有效促进专业提升的培训学习机会,不断推进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通过继续教育及督导的方式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多方面促进专职教师更快更有效的专业成长。

除此之外,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是必要的途径。结合国内先进高校的经验来看,要做好心理健康服务,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鼓励专兼职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共同努力,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处理学生的各类心理困扰,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安定和谐。

(二)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档案

高校开展全体全日制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筛查并随访测试中发现的重点关注人群,及时提交心理测量报告,并就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积极与辅导员联系,对确有需要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关注,向个别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其他的心理测评支持及指导。

除了新生筛查外,选择适当的量表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对比数据掌握大学生入校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结合日常个别关注,发现心理问题的易发对象,给予适当重点关注,对确有问题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档案。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跟踪监控体系,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及时提供心理辅导,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定期走访学院调研,及时推进导学双方良性沟通与互动。

  1. 建立危机干预体系,增加危机识别能力,预防潜在危机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杀人等严重危机事件频发,高校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通过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培训心理危机干预技能,组建心理危机信息网络,建立危机干预机机制和持续,加强学校和医院之间的沟通和联动,完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等,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纵深推进。

面向学校辅导员、教师开展危机干预培训,促进工作质量提升,提升一线教师危机识别能力,保障服药学生的心理状况稳定、预防潜在危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

(四)丰富心理健康课程,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培养方案,积极构建了必修及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传统心理健康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日渐势微,应该探索形式更新颖,方法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他们去调动自身积极资源,获得身心成长。

其次,发挥互联网优势,开设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慕课,精选师资、创新理念、营造互动环境,不断完善和细化督学服务与指导体系,推动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全员化覆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除此之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将微媒体带入人们的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兴趣特点,积极利用学生常用的新媒介、微媒体、快捷的信息化平台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普及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服务情况等,提升学生的求助意识,并获知寻求心理咨询服务的渠道,帮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引导同学们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方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 [J].池州学院学

报,2020,34(1):146-148.
[2]单永花.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与讨论 [J].青年与社会,2019,28:198.

  1. 傅小兰,张侃,陈雪峰.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30-78.

  2. 胡晓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J].黑龙江科学,2021,12(3):126.

  3. 黄馨慧.微媒体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探索[J].科学咨询,2020,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