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周琼

长沙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时段内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共400例,均施行B超诊断,再开展临床辅助治疗,评估检出率和治疗效果。结果:400例患儿中,B超声像图符合率为100.00%;经灌肠复位治疗后,一次复位成功率为85.00%、复灌后成功率为13.50%、手术治疗率为1.50%。结论:针对小儿肠套叠患儿,B超诊断呈现安全性高、精确性高的优势,还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检出率;治疗效果;意义

小儿肠套叠为现代儿科急腹症常见类型,是因近端肠管及肠系膜逐步套入远端肠管,诱发肠内梗塞的状况,好发于<1岁婴幼儿,多为回肠末端套入结肠。随着小儿年龄的逐步增长,肠套叠发生率会随之降低。现代医疗模式下,该病是以X线、气钡灌肠等诊断方式为主,但前者会损伤婴幼儿生殖细胞,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1]。抽取小儿肠套叠患儿共400例,明确B超诊断的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这个时段内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共400例,男患儿208例、女患儿192例;年龄高值24个月、低值6个月,均值(15.4±1.4)个月;病程最长48h、最短3h,均值(18.2±2.6)h。

    1. 方法

(1)B超诊断。取超声诊断仪(GE-Voluson E8、GE-LOGIQ S8)对患儿施行检查。即要求患儿保持仰卧位,预先利用3.5MHz腹部探,先施行腹部扫描,探查腹部包块、大小和位置;随后依据患儿年龄换用7.5-10.0MHz线阵探头,细致探查包块状况,获取准确数据;若患儿表现为肠胀气,应联合侧腹部冠状位扫描。

(2)灌肠复位。待明确肠套叠位置、影像图像时,取37-40℃生理盐水,再联合导尿管的运用将其缓慢注入肠管,借助超声探头的运用,观察液体流向,确保其渗入肠套叠部位,直至B超检查可见同心圆征象消退,肠管通畅,表明灌肠复位结束,静观10min后巩固复位效果[2]

    1. 观察指标

若肠管畅通,未见同心圆征象;拔除气囊肛管时,排放大量气体、红色黏液或粪便;腹部包块消退。表明灌肠复位成功。

  1. 结果

2.1 B超诊断结果

400例患儿中,B超声像图符合率为100.00%,多为回结型肠套叠。超声诊断下,腹部可见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横切面为同心圆征象、纵切面为套筒征象;回声带高低分布均匀,但个别肿块存在肿大淋巴结回声。

2.2 灌肠复位效果

一次复位成功340例,占比85.00%;复灌后成功54例,占比13.50%;手术治疗6例,占比1.50%。

  1. 讨论

肠套叠是因肠管套入相邻肠腔,诱发肠内容物活动障碍的状况。临床以急性肠套叠多见,好发于4-10个月婴幼儿,2岁以上小儿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期间,患儿多存在以下症状表现:

  1. 阵发性哭吵。既往健康肥胖婴幼儿,突发阵发性、规律性哭闹,约10-20min,合并出现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和拒食等状况,间歇5-10min左右后再次发作。正常情况下,患儿哭闹和肠蠕动间歇保持一致。

  2. 呕吐。早期多为奶汁、乳块和其他食物,随之演变为胆汁样物,发病1-2d后会呕吐臭味肠内容物,表明病情较为严重。

  3. 腹部包块。哭闹间隙期可探及腹部包块,多位于右上腹肝下,且表现为稍活动时轻压痛,伴有空虚感,较为严重时肛门指诊可触及直肠内子宫颈样肿物,即套叠头部。

  4. 果酱样血便。调查发现,肠套叠患儿中血便发生率超过80%,多为发病6-12h,可见胶冻样果酱色。

  5. 肛门指检,患儿由于就诊时间较早,未见血便排出状况,可借助肛门指诊,若探及直肠内黏液血便,可起到诊断效果。

  6. 全身状况。由于就诊时间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早期多表现为面色苍白且烦躁不安,但营养状况较佳;晚期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状况,合并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及精神萎靡等症状;若表现为肠坏死还会出现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状况[3]

研究表明,诸多学者认为小儿肠套叠和下列机制密切相关:a婴幼儿回肠系膜未彻底固定,使之在肠道松软、活动度大等条件下,极易因异常蠕动诱发肠套叠;b天气骤变、饮食改变(如添加辅食)等原因均会影响肠道适应性,诱发肠道功能紊乱或过敏;c肠套叠发病和季节、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多发于秋冬及冬春等时节;d男婴发病率较高,疑似和肠道病毒感染诱发淋巴结增生、加快肠蠕动等因素密切相关。虽尚未规范肠套叠发病机制,但时刻保证婴幼儿饮食健康平衡,预防腹部受凉及感染,是预防该病的关键[4]

若小儿肠套叠未及时处理,将会损伤婴幼儿身心健康,也可能逐步进展为肠壁缺血性坏死,较为严重时还会出现肠穿孔,危及生命安全。这时候做好小儿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等工作刻不容缓。

传统医疗模式下,该病是以X线为主导,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B超逐步成为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式。因其图像清晰、定位准确,能直观探查包块的形态、位置;判断肠套叠的类型;还能直接估测包块的大小、套入肠管的长度;通过CDFI还可观察套入肠管有无发生缺血坏死等。同时,还可依据B超辅助手段评估灌肠液走向,降低误差率,呈现高效、简便及无创安全等优势,最后还可避免辐射,提高患儿和家属接受度。

除此之外,肠套叠诊断期间还应做好和其他疾病间的鉴别,具体为:(1)细菌性痢疾。该病起病急,多表现为腹痛、呕吐,大便带血,这些症状极易和肠套叠予以混淆。但前者表现为排便频繁,含有诸多黏液及脓血,后者多为果酱样大便,前者早期体温会增高至39℃及以上,腹痛症状不剧烈,未扪及肿块,大便镜检时多为吞噬细胞及白细胞;后者大便镜检则为红细胞。(2)阑尾炎。少部分<2岁婴幼儿会出现急性阑尾炎,但未见血便症状,腹部肿块发生时间较晚于肠套叠,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包裹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现象[5]。(3)肠旋转不良。即以肠系膜动脉为轴心的不完全、异常性旋转运动,常见于中上腹部,表现为肠系膜动静脉位置异常,呈旋涡征血流(SMV围绕SMA旋转)。(4)肠扭转。是因肠系膜根部扭转导致的病程,任何肠管均可发病,可见靶环征、螺旋征包块,周围肠管呈局部性扩张,但未存在肠套叠套筒征、肠系膜动静脉位置异常等征象。

本研究可知,400例患儿中,B超声像图符合率为100.00%,经灌肠复位治疗后,一次复位成功340例、复灌后成功54例、手术治疗6例。

综上所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过程中,B超诊断检出率较高,而且无创又安全,还可依据灌肠复位治疗起到疾病救治效果,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丽莎.小儿肠套叠复位联合术后康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06):41-42.

[2]陈志权,邓建国,陈志娟,罗木生,巫秋花.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联合B超监测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4):25-26.

[3]陈志权,邓建国,巫巧丹,罗木生,巫秋花.小儿肠套叠B超引导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9):34-37.

[4]朱晓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03):94-96.

[5]张佩,张薛.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8,19(2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