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欧磊

四川城市职业学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课程中充分地发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内容来汲取学生的价值观,最终实现了大学道德建设目标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金融行业因其独有的敏感性,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品格与金钱观、价值观更是维护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课程思政;金融类专业;建构与实践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立德树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治校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高校正在贯彻落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课程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内涵与思政课程德育育人同向同行,二者的协同效应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因此,在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大思政格局下,作为以培养和选拔“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金融类学科,也亟须大力构建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金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合一金融人才培养目标。

1.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1.1.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还缺乏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旨在构筑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协同并行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这需要各高校各级组织和教师团队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但当前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际中,一方面,虽然高校很快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但大多缺乏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规划引领,多出现各二级学科“一哄而上、为建设而建设”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学科门类齐全,金融学科类专业仅是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一个子分支,在实践中并未被完全统筹兼顾,这也间接造成了课程思政开设缓慢或质量不高。

1.2.专业课教师育人角色发挥还不足

教师是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者和设计者,其角色职能的发挥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质量。但在当前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一是存在着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引路人”角色的认识还不足。部分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偏向于宏观、微观金融理论的传授,而忽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实践讲解,没有引领学生树立中国金融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存在着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现实经济的纷繁复杂和金融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金融类专业教师花费大部分精力去掌握经济新形势、新业态,而较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切领会课程思政的“显性教育”与“隐形思政”的内涵,从而使课程思政构建流于形式。

1.3.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还不够

深度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是构建课程思政的起点。当前,在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存在着课程授课时长限制和课程性质限制等阻碍因素。例如:“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虽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但课程本身知识架构繁重,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限使得难以深刻开展思政教育,从而较少去挖掘思政元素。“金融工程”等偏重数理分析的金融专业类课程,数理分析、模型推导等数量金融组成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又较难找到思政要素的切入点。

2.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1.实践平台强化思政

金融根植于经济发展,而金融知识的传授也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为教学目标,因此金融类课程思政构建还要重视实践育人,打造社会实践项目。一是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激发创新思维。以每学年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指导学生发散思维,立足中国实体经济和自身的金融学识,既可以创新思想去进行学术研究,还可以创新思路去开展创业实践。二是打造社会实践项目,开展红色筑梦之旅。围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扶贫攻坚等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内涵,增强金融要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意识。北京

2.2.增加课外活动,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金融管理专业课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熟悉金融管理专业课术语和表达的外国工业知识,并依靠课堂来发展这种能力,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在特定情况下有效沟通和解决金融管理专业课问题的能力。由于时间和空间不足,学生应相应增加实际锻炼的机会。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新时代,从小就接触互联网,学习方法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单靠普通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型,重视在线互动,并使用在线平台来提高金融管理专业课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及时性。

2.3.课堂平台导入思政

课堂平台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深挖金融思政元素和深耕课堂平台是做好金融学科课程思政的关键。一是对标、对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素质内涵,深挖金融思政元素。金融类课程蕴含着金融文化自信、诚实守信、大国金融与大国担当、家国情怀等丰富的思政元素,对标、对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和高素质内涵,可以深度挖掘中国最早的信用货币“交子”、横空出世的中国银行业、不断亮相世界金融舞台的中国身影等思政要素,从而设计金融理论与思政元素无缝结合的教学内容。二是深耕课堂平台,构建金融学科类课程思政价值链。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以我国70多年金融发展实践作为融入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豪感,以金融开放和金融发展相关案例为融入点培养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从而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在传授金融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

结束语

高校院校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将其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而且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金融管理专业拥有广泛的受众,隐性的教育功能在课程的思想和政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将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想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3]陈维青,李青青.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20(02):8-9.

作者简介:欧磊(1982.8-)男,汉族,四川乐山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金融,银行证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