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童内科普通病房应用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童内科普通病房应用效果的临床对

照研究

邵波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采花中心卫生院 443408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儿科病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住院的儿科病区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PEWS量表评分,对照组通过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量表评估病情,观察两组患儿病情观察启用评分表次数、医疗干预措施次数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观察正确识别率和危重患儿早期识别率、PICU及时转入的正确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情观察正确识别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ICU及时转入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WS和PCI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WS评分用于儿科病区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识别早期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处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内科普通病房;应用效果;临床对照

引言

儿童疾病常常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恶化,无论疾病初发状况和发展过程如何,疾病恶化的最终路径是心肺衰竭和心跳呼吸停止,一旦心跳呼吸停止,预后极差。小儿心跳呼吸停止很少是突发事件,常常是呼吸循环功能进行性恶化而导致的终末结果,在疾病导致机体不可逆转损害之前给予预警、干预,可以改善预后、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由于小儿不会诉说或不能准确表达自身的感受,因此,病情的正确评估尤为重要。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WS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识别病情有恶化风险的患儿,从而加强监护,启动抢救程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入院的120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1月~14岁,平均年龄(4.88±2.37)岁,其中男性患儿66例,女性患儿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PEWS量表评分,对照组通过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criticalscore,PCIS)量表评估病情。

纳入标准:(1)收治入普通儿科病区后转入PICU的患者;(2)监护人同意并配合完成研究;(3)年龄超过1个月且小于14岁。

排除标准:(1)入院病情重,直接入住PICU的患儿;(2)不积极配合治疗或者放弃治疗的患儿;(3)入院1d内自动转院或出院或死亡的患儿;(4)资料不足以进行PEWS评分的患儿;(5)其他原因导致不能进行正常医疗程序的患儿。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PEWS是以意识、循环和呼吸3项生理指标作为评价参数,每项为0~3分,最高总分9分,患儿的早期预警评分累计分值越高,提示患儿的危机风险病情越严重。患儿入观后由留观护士进行评分,前3h每小时评分一次,之后根据分值和患儿病情变化进行评分,0~1分每6小时评分一次,2~3分每4小时评分一次,评分≥4分每小时评分一次直至病情稳定,0~1分继续观察;2分通知组长;≥3分通知医生,见表1。

611494b318db9_html_ecc0cb4cbb0e8b01.png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11494b318db9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评分方法的病情观察正确识别率和危重患儿早期识别率、PICU及时转入的正确率

观察组患儿的PICU及时转入的正确率、危重症患儿早期识别率、病情观察正确识别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11494b318db9_html_95d201d925a55b84.png


3讨论

3.1动态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

儿科急诊患儿起病急,范围广,进展快,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导致病情延误。研究显示将PEWS应用于临床后,可以快速有效识别危重患儿,及时干预治疗,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根据患儿不同分值划分到不同的预警级别,当患儿分值达到一定标准,立即予相应处理和治疗,持续监测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来判断临床干预措施是否有效,若评分持续不降或上升,予转入PICU治疗,以保障患儿的安全。

3.2儿童早期预警评估系统可以减轻病房床位紧张,起到分流的作用

急诊留观室承担着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应急治疗工作,是危机发生的高危地带,而儿童的监护指标变动范围较大,并且儿童具有复杂的代偿机制,在疾病的早期,患儿可能有比较强的代偿机制,以致于不能用一个或几个指标来识别早期危重患儿。本研究显示,患儿进入急诊留观时通过PEWS评分得到分值并不一定代表最后的结果,大部分患儿经过治疗,都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有所好转,部分予门诊随访,减轻了住院床位紧张,起到分流病人的作用。有一部分患者在观察期间发生病情变化,分值升高,干预处理后,仍没有缓解,给予转入PICU,当然进入急诊留观也有入室标准,合理利用,避免发生过度医疗。

3.3有利于早期发现危重症患儿

儿童在发生严重病情变化前,身体会出现早期预警征兆,反应在意识、循环、呼吸等方面,PEWS正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本研究显示,PEWS评分的分值高,经过治疗干预后,仍未缓解的患儿,提示病情危重,予考虑入住PICU,但在评分的过程,还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如患儿闹不配合、评分者的判断和经验都存在一定关系。低敏感度的评分工具容易导致漏诊、病情延误,而低特异性则会浪费有效医疗资源。与此同时,敏感度较高,但是特异性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的不足和每个医生对收治急诊留观室的标准不同等原因导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PEWS评分使护士能准确评估患儿病情,有效量化护理工作指标,能科学、合理的指导儿童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可提高危重患儿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但本研究仅在我院儿童进行,因受样本量等因素限制,如要确定在ICU、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工作状态下的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工作量的配置关系,为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性或指导性建议,还需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汝贤.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识别危重患儿病情中的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72+131.

[2]张衡.小儿早期预警评分在小儿重症肺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及护理管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6):9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