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儿科病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住院的儿科病区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PEWS量表评分,对照组通过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量表评估病情,观察两组患儿病情观察启用评分表次数、医疗干预措施次数和转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观察正确识别率和危重患儿早期识别率、PICU及时转入的正确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情观察正确识别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ICU及时转入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WS和PCI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WS评分用于儿科病区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识别早期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处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内科普通病房 应用效果 临床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病房医生法律意识做好医疗垃圾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医生两个月内对医疗垃圾的处理,总结管理方法。结果通过规范的临床培训与学习包括法规学习、临床实地培训、操作完毕后医疗垃圾的处理质控。结论通过规范的管理提高了医生提高外科病房医生对医疗垃圾规范处理的依从性。

  • 标签: 医生 医疗垃圾 处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为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要,作为基层医院我院将护理服务逐渐延伸,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老年护理、慢病管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临终护理等服务,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众患者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作为消化内科,我科结合我院现状在普通设施临终关怀,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

  • 标签: 基层医院 普通病房 临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普通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造成针头刺伤的因素及防护措施。 方法 结合普通护士的工作情况,对普通护士在工作中针头刺伤所造成的危害和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通过增强普通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有针对地提出防护措施,减少普通护士在输液操作中造成的针头刺伤,改善普通护士的健康状况,提高输液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 加强普通护士的防护意识,清除或消灭针头刺伤造成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是关键的防护措施。

  • 标签: 护士 临床 针头刺伤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老年病房普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预后等,为老年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管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上海市某三级医院老年病房普通出院或死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学特点、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老年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99%,高于普通,但治愈率与普通相当。老年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高,标本种类和菌种与普通类似,但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更高。结论老年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根据老年人特点和病原学依据诊治,可能可以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老年患者 老年病房 院内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的分级反应策略在儿科普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 10 月我院收治的 325 例入住儿科普患儿,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观察组( 163 例)和对照组( 162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监护方案即依照医嘱执行监护;观察组采用 D elphi专家函询所构建的 PEWS 分级反应策略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PICU转入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总费用、患儿家属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转入PICU率、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但患儿家属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基于 PEWS 评分构建的分级反应策略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减轻患儿医疗费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儿家属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促进科室人力资源配置弹性机制的建立。

  • 标签: 儿童 早期预警评分 分级反应 儿科普通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满足日常诊疗需求的普通科室,做好院内感染预防、人员培训和物资管理是护理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为做好疫情下普通的护理管理,通过文献回顾,结合护理管理实践经验,我科从患者管理、日常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管理、病室设施及物资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5个方面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的护理管理模式,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普通病房 护理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渡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过渡性护理。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性护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促使患者尽早转入普通,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危重症患者 过渡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级管理模式病房普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方法运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调查量表(MASS)分别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4个分级管理模式病房以及4个普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针对问卷调查过程中获取的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级管理模式病房护士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水平与普通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同时在自主性和胜任感指标方面也具备显著差异,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病房中应用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明确临床护士的岗位职责定位,提升护士在日常工作实践过程中的能力,改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以及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分级管理模式病房 普通病房 护士 工作满意度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通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在我院普通行气管切开并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中,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住院的患者25例需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深部痰液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感染的原因,总结应对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8例患者病情好转(32.00%),17例患者治愈(68.00%)。结论普通应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工作。

  • 标签: 普通病房 气管切开 感染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189例U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UE患者一般资料、拔管及约束情况。结果189例UE患者年龄为(79.69±10.62)岁,内科UE患者占比62.43%(118/189),意识状态主要为清醒(46.03%,87/189)和意识模糊(39.15%,74/189),管路类型多为营养类(56.99%,110/189)和血液类管路(22.80%,44/189),发现人多为医护人员(60.32%,114/189),且多为首次发生(85.71%,162/189)。不同护理级别、意识状态、自理能力、科室,是否有营养类管路、血液类管路、引流类管路、重新置管的UE患者约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点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置入管路类型等因素,谨慎使用身体约束措施,同时建立UE风险预警系统,应用智能设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实时监测,以预防UE发生。

  • 标签: 住院 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的防控管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从 2020年 1月至 6月间,选取我科室内收治的普通住院患者 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全方位防控管理方案,观察防控管理效果,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结果:患者中没有新冠肺炎感染发生,患者和家属口罩正确使用率达到 100%,能自觉配合防控工作。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 302例、基本满意 187例、不满意 11例,共计总满意率为 97.8%。干预后,患者的 SAS和 SDS评分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普通进行全方位防控管理,能降低感染风险、改善心理状态,保障医疗服务顺利实施。

  • 标签: 新冠肺炎 普通病房 防控管理 满意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管理。方法:2020年1-4月普通区收治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应急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掌握评分及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通区患者施行应急护理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的掌握度,还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普通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