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3

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疗效的影响

李玉林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6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8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3月-2020年7月,随机分为甲组(40例,阿奇霉素治疗)与乙组(40例,阿奇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两组均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甲组(10.00%)与乙组(5.00%)未见明显差异(P<0.05);PLI、PD和CAL方面,甲组与乙组治疗前、治疗后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在采取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辅助单一阿奇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均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而且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更高,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阿奇霉素;阿莫西林

侵袭性牙周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口腔疾病,使得患者早期出现牙齿脱落、松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牙齿美观。该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有关,主要致病因素与微生物感染有关,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公认早发的病因和引起侵袭性牙周炎发病的关键因素[1]。牙周基础疗法是常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牙周部位结构相对复杂,仅采用常规疗法很可能导致病情频繁发作或者微生物残留,进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抗生素辅助治疗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是常用抗生素,且应用效果明显[2]。且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阿奇霉素因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口腔生物膜对其屏障作用小,能有效的防止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和细菌的黏附。本次主要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取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本院8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女分别有22例与18例;年龄分布:23-42岁,均值(29.71±5.68)岁;患病时间:4-59个月(30.15±16.35)个月;观察组:男、女分别有24例与16例;年龄分布:21-40岁,均值(29.68±5.71)岁;患病时间:4-57个月(30.21±16.29)个月;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明确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1月内未服用抗生素;6月内未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排除标准:具有本次研究药物过敏史;合并器质性病变或者恶性肿瘤;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

1.2 方法

自患者入院后,对患病部位断层状况进行检查,初步判断病情程度,并了解相关指标。两组均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具体如下:牙周全面清洁后,通过超声波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牙周病变部位。

甲组:阿奇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67;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6s)治疗。每次口服0.5g,日用1次。

乙组:阿奇霉素结合阿莫西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263;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规格:0.5g*24s)治疗,阿奇霉素用法和用量均与对照组相同;阿莫西林:每次口服2粒,日用3次。

两组均接受为期7日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排除过敏反应后,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包括恶心呕吐、食欲降低和头昏眼花等[3]。②检测牙周相关指标,有临床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Quigley-Hein法)和牙周探诊深度(PD)。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611606e651bb4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甲组与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n(%)]

分组

例数

恶心呕吐

食欲降低

头昏眼花

总发生率

甲组

40

2

1

1

4(10.00)

乙组

40

1

1

0

2(5.00)

x2





0.721

P





0.396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甲组治疗前、治疗后PLI、PD和CAL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611606e651bb4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分组

例数

PLI(分)

PD(mm)

CAL(m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甲组

40

3.36±0.35

2.58±0.34

6.49±0.22

4.21±0.37

5.34±0.32

2.21±0.72

乙组

40

3.35±0.32

2.61±0.35

6.51±0.24

4.24±0.32

5.31±0.32

2.24±0.70

t


0.133

0.389

0.389

0.388

0.419

0.189

P


0.894

0.699

0.699

0.699

0.676

0.851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与患者配合度和患者自身有关,治疗过程中,主要按照致病因子清除、提高牙周组织再生功能的原则展开,同时,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严格控制,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4]。现阶段,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并不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所以,需要对治疗方法不断优化,从而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

年轻人是侵袭性牙周炎患病主要人群,其具有显著家族聚集性,疾病发生后,其通常会在短期内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静止期,该阶段可能发生转变。患病初期及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显著,患者自觉症状轻微常导致病变的拖延及加速进展,妨碍口腔正常应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微生物感染是导致侵袭性牙周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尤其为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将致病菌的微生物清除是治疗的主要内容,牙周炎发生后,龈下菌斑中通常伴有各种各样的细菌,牙周基础治疗仅机械性的清除菌斑微生物,往往深牙周袋里的残余菌斑微生物使得牙周炎频繁复发。

阿奇霉素应用的同时联合辅助性机械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特别是13-26岁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作用机制如下:口腔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性质相对特殊,长期表现为生物膜状态的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药性。阿奇霉素摄入后,很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在短期内提高药物浓度,同时向炎症位置作用,将抗菌功效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其半衰期长,可以长期作用,并释放到炎症组织中,其最大的优点即能够快速渗透到组织中,尤其是炎症组织。

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抗生素能够连续抑制维生素,改善宿主预防体系导致的炎症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现阶段,关于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主要采用阿奇霉素结合阿莫西林,其中阿莫西林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杀菌效果,该药物不仅可以减少细菌负荷量,而且有助于细菌细胞壁破坏性提高,促进细菌对阿奇霉素敏感性的提高[5]。采用口服方式,能够水解内酰胺基,形成肽键,同时可以结合细菌中转肽酶,丧失细菌转肽酶活性,抑制细胞壁的产生,其抑菌杀菌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显示,甲组(10.00%)与乙组(5.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小(P>0.05);由此可见,阿奇霉素与阿莫西林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能够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甲组治疗后PLI、PD和CAL与乙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结合牙周基础治疗、阿奇霉素和阿莫西林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在采取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阿莫西林与阿奇霉素治疗有助于患者牙周指标改善,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晓栩,李德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临床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5,16(2):213-214

[2]乔治向,汪涌.无痛技术联合一站式牙周基础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4):218-219.

[3]周连杰.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中外医疗,2020,29:88-90.

[4]付宾.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0,v.26;No.566(15):184-185.

[5]冯向辉,路瑞芳,张立,等.机械治疗同期口服抗生素对侵袭性牙周炎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55(7):475-481.


李玉林(1994.12.01),男,汉族,四川自贡,医师,口腔医学,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