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李桂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卫生所 150040

近年来,社会和医疗行业对于本科护理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本科护理人才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和竞争,除了掌握必要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也必不可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纳入教学培养的重点,目的为社会和医疗行业输送更多具备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

  1. 我国本科护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一)缺乏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护理教育从无到有,从非医、未成年人的培养模式发展到目前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体系,培养模式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变革。 1984年起恢复本科护理专业。经过30多年的培养,已经输送了许多高级护理人才到医疗一线,为他们的护理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同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然而,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受医疗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长期停课、师资不足,尚未形成体现专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1]。

(二)缺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目前,国家卫生系统正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对于优质的护理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护士的资质要求很高,护士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2]。目前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与临床实践相距甚远,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获得临床实践资格。

  1. 重理论请实操现象严重

理论学习始终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培养比例严重失衡,理论学习的学时、学分甚至于学生的精力都远超于应用实践。理论学习的科目安排过于密集,必修课占据太多时间,以至于学生们没有时间去进行选修课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学重点厚此薄彼。另外,专业技能考试中,理论知识占据绝大比分,学生们一味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考取优异成绩,却忽略了应用技术的巩固。考核结构的失衡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护理学课是一门综合的、系统的学科,不拘于个别门类,对于外科、内科、预防保健、个病专业性护理甚至中医的护理操作都有涉猎,目的是能够在未来的实际就业中获取更多的机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而高校这种重理论请实操的教学模式的确阻碍了学生们的应用型发展。

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新确立培养目标

人才培育模式是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实施,它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范,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结果。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2]。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社会需求和新形势下护理本科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成,重新界定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如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德、智、美、理基础理论强、实践性强、敢于创新、敢于创业、全面发展具备护理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以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及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以“精简基础、突出护理、增加人文、强化实践、注重素质、凸显能力”作为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改革措施有:

①依据专业需要,优化重组基础医学课程。结合护理实践的需要,精简基础医学课程,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和融合,发挥课程群体的整体效益。

②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增加人文社会课程比例。根据护理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结合整体护理观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增加伦理学、美学、人际沟通与交流等人文社会学科,同时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凸显护理专业特点,帮助学生尽早树立专业思想、形成专业价值观。

③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增加实践学时。实施“三早”措施即早接触护理,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采用专业课程逐步提前、基础课程逐渐推后的“渐进式”代替传统的基础一临床一实习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使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交互融合,形成基础教育中有临床、临床阶段有基础知识传授的格局。

加大中医特色护理教学。结合我校教学资源的状况和特色,以及现代临床的发展趋势,开设中医护理特色课程,学习中医理论基础、食疗、针灸推拿等内容,使我校学生掌握中西两套护理本领。

④与临床接轨,强化突出特色。我们在三年级以选修课的方式建立老年护理和急救护理两种“模块式”课程体系,学生可从这两种模块中任选一种学习。另外,我们通过调整和压缩必修课时,增加选修课时,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改变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重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关系,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自觉意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广阔的空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校不断引进护理专业人才,逐步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护理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改变单一的理论考试方式,引入综合能力的评估模式。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常规考试与随机抽考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理论考试命题时把大纲规定的核心知识综合起来考核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教师、教育过程和教学设备及场所的评价,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临床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医疗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的变化,使护理的内涵和扩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学术交流和专业活动日益增多。护理专业人才的比例促进了我国护理领域的快速发展。建立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的差异化本科护理教育模式,培养护理人才正成为我国高校护理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海燕.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 5(9):54,78. 

[2]鲍雅娇.开展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和护士责任心的成效反馈[J].中国医药指南,2020(3):312-313.

[3]黎海鸥,戴爱萍.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本科护生主动服务意识的培养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52):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