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8
/ 3


中职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麻燕飞

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属于职业教育中重要的学历教育阶段之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和基础性的人才。高铁乘务员的工作地点主要是在高铁车厢当中,不仅需要满足职业素质的需要,还需要满足专业标准的需要。中职学校的教学中,需要本着“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学习好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只有这样,长期下去,才可以将基础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校企合作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与分析的主要问题,立足实际,针对性的建立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路径。

关键词:中职;高铁乘务专业;础理论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铁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且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工作中的表现力大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人才的素养[1]。此时,中职院校在职业化培养的历程中,需要结合现实的基础,进一步培养所需要的各项素质。中职学校高铁乘务专业需要结合职业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便学生在就业后在最快的时间适应工作,最大限度的缩小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前的趋势下,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 60%以上[2]。并且其中的铁路网也在不断的完善,对于大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的趋势下,大家可以直观看到,一般都是研究高铁服务质量相关的内容,基本上很少会有人对铁基础理论课程实施分析。铁基础理论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基础,合理的统筹规划,可以有效的促进实践部分的发展和建设。也就是说,需要在探索的历程中,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进一步结合现实的需要,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向着更高的实践价值实施延伸,保持科学的战斗力。但是,在实践的历程中,很容易出现“教非所学,学非为教”的严重现象,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还存在课程体系不成熟,学生理解不足,理论内容难懂等问题。中职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接受程度不高,出现教材与实际脱轨。专业技能理论性太强,操作上模糊,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3]。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是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是培养职业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保证。鉴于此,如何向企业输送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的高质量服务人员?就成为了当前延伸趋势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和分析的主要内容。

中职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路径

(一)注重教学科研,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科的基础部分,需要很好的统筹规划,才是可以有效的保持高铁乘务专业的稳定发展。高铁乘务专业属于新型的专业,对高铁乘务人员的质量需求较高。学生只有理解专业基础知识,那么才可以保持很好的延伸性。首先,需要转变原有的思想理念,结合学科特点,积极的分析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最为前沿的知识,分析高速铁路最新技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需要在“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4]。基础理论和实践部分是分不开的,需要保持很好的实用性价值。也就是説,不仅需要对教材的内容合理的解读,还需要对经典的知识实施合理的改革与深化。此时,只有教师先对教材实施深入的解读,那么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书本以外的理论知识,将最新的成果传达给大家。其次,中职教师还需要以科研成果为基础条件,并且向着特色的方向实施发展。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建设者。搞科研、搞创新都需要具备强硬的理论知识[5]。高铁乘务专业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科最新成果,立足地域,参与建设校本精品课程。也学生为本,以职业化发展为基础,真实的诠释高铁专业本质需要。

(二)校企共建,打造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对下一步的实践经验,存在很强的概括性和总结性建设。对于中职的教师来说,想要给别人“一碗水”,那么自己首先就需要具备“一桶水”。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教师是中职学生的引导者与知识的传授者。此时,就需要保持中职教育专业持续发展动力和活力。但是,在实践中,中职的教育体系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知识传授的时候,实践部分不足,仅对理论知识实施很好的统筹规划。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并且不能满足岗位的现实需要[6]。此时,就需要相关的人员,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优化双师结构。在当前的发展路径中看,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并且实施“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方式。让中职高铁乘务专业的教师亲自到企业当中去交流和学习,最大限度增强教师的职业及鞥,并且不仅需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当中。中职教师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以后,就可以合理的使用这些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中职学校还需要聘请校外的教授,到企业当中,讲授一线的技术知识。加大培训的力度,提高理论水平。之后,每学期需要让更多的教师到企业当中挂职锻炼,提高一线岗位实践,有计划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保持人才的培养路径。

(三)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实践基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与技能的应用虽然说具备一定的区别性,但是在实践中需要加大对应的融合力度。也就是说,过多地强调技能性,专业能力的培养就是“空中楼阁”,基础知识就会不稳定,想要真正的做好联系实际也是不现实的问题[7]。但是,理论知识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结合力的建设。也就是说,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感知基础知识,诠释内涵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知识。首先,需要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发展方向。在本质上看,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也需要在企业的背景下,合理的深化基础合作,并且参与到专业实践的指导当中去,向着订单模式的方向实施培养,最大限度的满足“2+1”的培养方式建设,为以后的知识储备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中职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就需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后期的实习时候,需要以企业为基础,建立高铁客舱模拟实训,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稳定学生的理论部分,优化动手实践的能力。其次,需要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中,更加容易的学习理论知识,探究最为前沿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例如:学校和其他的企业联合建立了“和谐号动车服务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在中职学校当中,就可以直观的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动画模拟、模拟客舱等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长期的发展路径中,就会以实践为基础,深化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保持校企合作的协同发展,并且中职院校积极的和其他队的学校合作,保持很好的联合性建设。此外,还需要在校企双导师制度的基础上,突出企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在实践中看到铁路现场处理所存在的难点与问题,提高节能,让学生走近社会就等于就业。

(四)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提高创新意识

中职高铁乘务的基础理论课程建设,是服务的基础,也是实践延伸的条件。是职业教育市场化需求,可以建设高品质专业需求,是提高综合素养的需求。首先,教师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扩大专业的宣传力度,提高文化修养内涵建设。高铁乘务专业不仅需要具备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技能。此外,还需要具备服务的思想,气质、身高、外貌等都需要全方位衡量。教师需要唤醒中职学生的专业意识,以专业的角度处理复杂问题,深化岗位的理解,向着创新的方向实施发展。其次,需要建立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增强思想意识。也就是说,需要在激烈的市场中,明辨是非。将创新创业理论合理的融入到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保持合作的力度,加大协调发展,树立职业思想。最后,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实践活动。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技能比赛等都可以很好的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了解当前最新信息,提高适应能力,加大分析、判断、决策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的意识,满足竞争发展的基础。

(五)建立理论课程“德技双修”育人模式

高铁乘务员技能培养类基础理论课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主要是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与整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等几个类型。需要以基本理论和必备能力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以实用为目的,组织教学内容。提升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德技双修”育人机制。立足基本理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技能训练的机会,保持职业道德发展规划,向着德技双馨的高铁乘务专业人才方向进行有效的培养[8]。在基础理论课的视野下,广延课程资源,丰富基础理论课程资源内涵,推动跨界资源融合,形成互补优势。 推动评价改革,完善评价制度。中职高铁乘务理论基础课程,在实施“德技双修”育人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只有满足了课程建设的需求,那么才可以展现特色性。中职高铁乘务专业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发展更为优质的人才,促进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职业素养道德等之间的联系,满足当前的发展趋势。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高速铁路在发展的历程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实践的基础,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跳板”。还需要在“全民创新创业”的基础上,学习先进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人才素养,最大限度,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莉. 社会服务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高铁乘务专业为例[J]. 人才资源开发, 2016(8):232-233.

[2]李春阳. 高铁乘务专业《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任务为例[J]. 中国航班, 2019, 000(009):P.1-1.

[3]杨美丽.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方法研究[J]. 中国产经, 2020(4):3.

[4]梁慧婷, 王兰欢.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高铁乘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例[J]. 广西教育(2):2.

[5]李荣芳. 浅析铁路职业院校专业英语项目教学的设计——以高职高铁乘务专业为例[J]. 海外英语, 2019, 392(04):233-234.

[6]苏姿文,卜桂花. 高铁乘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提高[J]. 长江丛刊(12期):171-172.

[7]瞿莉莉, 张克金.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高铁乘务英语》课程内容开发[J]. 考试周刊, 2013, 000(087):83-84.

[8]张映雪.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铁乘务专业英语情景教学法的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3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