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方法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方法总结

桂湘贤

广州市第七中学 510080

摘要:作为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环节,电磁感应在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方面,尤其是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电磁感应知识的深入教研,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知识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整体教学的重点,将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电磁感应 教学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当前的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和这一知识对实验教学作用的分析,并从多个方面总结了电磁感应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此外,本文还从多个方面讨论了电磁感应相关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整合,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系统利用。

  1. 创新知识的重要载体

目前,在我国的物理教学课程指标中已明确指出,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通过认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随着我国物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物理教学和实验的内容不再反复追求物理本身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而是将学生在教学中的创新性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重点,以便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科思想和学科知识。

  1. 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指导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基于学生掌握的基本物理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知识的“巩固学习-复习连接-整合-思考扩展能力训练”的步骤顺序进行教学,从而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首先从内容上进行了介绍:奥斯特实验建立的电与磁之间的桥梁使人们相信电能产生磁的定律,但同时存在一个质疑磁是否可以产生电流的怀疑。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和磁绝不是两个孤立的单元,并且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紧密的联系。他认为,在置于磁场中的电线中产生电流需要某些条件。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最终发现了这种情况,从而为物理学创造了新的空间。该教学环节的第二步应该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讨论。教师先演示导体棒在马蹄形磁铁中运动:导体棒与磁感线平行动和导体棒与磁感线垂直运动。学生可以初步得出:当闭合电路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产生电流,不切割就不会产生电流。教师引导学生从磁通量这方面分析,学生讨论可能是由于磁通量的变化引起产生电流。第三个环节设计为学生的验证实验,学生通过闭合和断开电源,观察回路是否产生电流,进而得出结论。

  1. 加强预习,做好课后练习总结

学好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教学课程的预习、课后练习、总结等,这样才能够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部吸收,这样还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教学生预习课前内容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方法在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电磁感应内容进行预习,对自己不懂得问题可以借助网络知识查询,经过自己思考和查阅之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及时向教师咨询。教师可以在下课之前给学生布置需要预习的内容,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预习,更有利于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需要通过适当的练习题来检查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对出现错误或是不会的相关知识点,要及时改正和补充知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况,来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下认真思考,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1. 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实验的探索过程中理解科学研究方法,同时需要将研究学习有效地整合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首先,以法拉第的“磁与电”概念为主要思路,指导学生在第一阶段有效完成实验探索,以获得个人经验和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在第二阶段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分析,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得出结论,并再次通过实验进行充分验证,最后在第三阶段设计思维扩展活动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该设计旨在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整合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即提出想法-实验探索-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加以应用,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基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基于研究的实验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和知识结构框架的构建为中心,并且不能盲目偏离教学大纲的要求。这种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探究的步骤,理解实验和研究方法,并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在基于查询的学习课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适当和必要的指导。实验教学的设计要求比较高,它反映实验教学循序渐进的特点,使探究和研究性学习逐步发展,同时突出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自主性,使学生了解过程中探究的本质和方法。

  1. 全面拓展教学资源

学生应在上课前自学电磁感应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根据教科书中列出的相关实验设备进行实验,通过此类实验,学生可以自发探索相关知识点所涉及的物理规律,从而实现从经验到形成思维的过渡。上课前,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电磁感应和相关历史人物的信息,不仅可以确保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可以为以后的课堂学习和实验探索奠定有效的初步基础。通过这种连续的教学和自主学习模型,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合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组织和汇总信息的能力。此外,在课后总结和家庭作业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某些自主的研究,例如制作简单的小型发电机模型等,这可以鼓励学生自觉使用互联网查询相关内容,学习功率知识模块的信息和操作方法,使其能够将课堂学习掌握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扩大学生使用知识进行查询的渠道,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课外学习的空间。

  1. 克服学习障碍,理解物理课中电磁感应的正确概念    

由于学生受到传统教学形式的长期影响,难免会给高中生带来思维障碍,因此在物理的课程教学中需要努力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课中电磁感应的正确概念。人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逻辑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同时形成很多的认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来更新自己的认知范围,才能做到与时代的同步发展,所以教师要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克服自身的思维障碍。  

总之,物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而在物理的课程中,电磁感应的学习是里面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电磁感应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地不断改革与完善,努力创造出物理课程教学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郭丽艳.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相关知识的融入教学方式[J].亚太教育,2016(21).

  2. 宋玉山.高中物理教学融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新课程·下旬,2016(12).

  3. 王志超.浅谈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的教学[J].《读与写》.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