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学后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优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基于“先学后 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优化设计

朱天海

广州市海珠区红棉小学 广东省珠海市 510220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成为新课标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全面地融合了核心素养,同时此领域也更好地体现了在“生本教育”新型模式的优越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越来越受到专家及教育同行的重视与实践。

关键词:先学后教 综合与实践 优化设计

一、初探基于“先学后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流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古人曾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自己的手指尖上。”这都正说明了综合与实践在儿童的教育教学上的重要性。数学问题的解决,一定的活动经验积累不可或缺,“综合与实践”是实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强调”做“的过程中,努力重视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思考及反思评价,提升学生实践智慧。笔者认为,在“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的理念,恰好符合了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实施原则[1]。基于以上特点及小学高年段综合实践S-QCDR模式的建构[2],尝试设计了基于“先学后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流程(图1)。

612c36309bb9b_html_3e725b18639ef31c.png

图1

下面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感受,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打电话》为例,尝试探讨基于“先学后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优化设计,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先学后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打电话》的优化设计

针对“先学后教”的课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的一般模式,在课堂的教学的设计进行了优化,优化与实施过程如下:

学生主体: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践活动→探索交流→反思评价→运用拓展

教师主导:设计前置性小研究→组织活动→引导帮助→总结提升→评价激励

基于“先学后教”的前置性小研究的优化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符号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素养

612c36309bb9b_html_c8b50395ce858ab1.png 确处理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个复杂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一个思考推理的过程。在寻找这个过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化繁为简”:先从较小的数据入手,进行探索规律,然后归纳总结,建立模型,再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估计到学生一上来就探索“尽快通知15人”的方案虽然更多样化,但对孩子的知识积累来说比较突兀,因此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笔者在设计前置性小研究[3]时,先让学生探索设计(至少两种)“通知7人”的方案,个人进行初步探究对比,从而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7人”的方案。这样处理教材,分散了难点,也符合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积累,自行设计出了形形色色的方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突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等原则。

部分学生在前置性小研究中形成的初步方案:

612c36309bb9b_html_c0031ae424b25398.jpg612c36309bb9b_html_cbcb051deb5a50c9.jpg612c36309bb9b_html_1fbe55d8a57e2cc7.jpg612c36309bb9b_html_37da05e8cbc3ca3b.jpg

612c36309bb9b_html_c32cd06093acde77.jpg

从学生完成的课前小研究来看,几何直观、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和推理能力等数学素养从前置性小研究开始就已经渗透发展,在后期的课堂的板书设计、课件的设计也都进行了优化呈现。

课堂的教学始终以大问题引领下推进教学。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都以推理性和创造性为主,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数学素养。如:“你是怎样设计的?你有什么发现?如果要通知8名队员,最快需要几分钟?4分钟最多能通知几人?要注意什么问题?等”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是100%的,从课前完成前置性小研究到课堂中的交流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建模过程的推进是越发高涨。因为他们已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隐隐感受到某种规律的存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基于“先学后教”课堂探究活动的优化设计,丰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数感、推理能力数学素养

在经历小组探究与汇报后,再进行集体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增设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师:下面同学还有没有比这3分钟更少的方案?(生:没有)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老师也同意!

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的初期方案,同样是通知7人,为何这个方案却用时4分钟?下面二人小组进行讨论,小结。(投影出示学生作品)

612c36309bb9b_html_b8eb5a27f36b369b.png

原来这个方案的4分钟,原因是2号队员在第3分钟时空闲。

活动一:老师也准备了两个方案,大家在观看方案的演示同时(逐步演示),要是发现打电话中有人空闲时就喊“停”!(PPT出示预设方案)

612c36309bb9b_html_7af71c3d68e956b2.png

……


柏拉图认为,游戏可以引导孩子的学习天性。在突破难点后,笔者增设了一个师生互动游戏,模拟7人打电话的情境,巩固所学,发现新的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清楚怎样打电话尽快通知到多人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活动二:请学号是7的倍数的6名同学上台跟老师一块模拟我们小研究中通知7人的打电话通知的情境。

(完成模拟后)

想一想,我们的方案在现实生活中可行吗?为了使它切实可行,还需要注意什么?(个别回答)

对于本节课,先呈现学生最优方案中画得凌乱的情况,再由老师引导大家按时间分段呈现则显得更自然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堂活动经过优化后,有小组交流、有看着ppt播放发现有人空闲时喊停的活动,有独立画图活动、有情景模拟活动,使课堂中呈现的探究活动形式更丰富更有内涵。

基于“先学后教”回顾与反思的优化设计,进行过程性总结,培养学生模型思想数学素养

根据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在回顾与反思的过程中,在学生进行了结果性总结后,笔者带领学生又一次进行了过程性的总结(图2),形成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

612c36309bb9b_html_f730660adb7a3820.gif



图2

三、基于“先学后教”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优化设计的一些思考

数学作为科学的皇后,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就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

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力求使课堂更民主和谐。本节课中采取了创设探究情境的前置性小研究,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不断深化,使思维更深刻。每份前置性小研究都凝聚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心血,如果一一展示,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允许的。因此课上老师给足4分钟的小组交流讨论时间,让组员们得出组内的最优方案再在班上呈现。交流中笔者进行了适时点拨和帮扶,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同学们进行打电话的情景模拟,从而分析其可行性。

在全程的教学中,教师始终相信学生,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交流、动手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实践,只有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个人探究、小组探究和集体探究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进行方案的优化,在比较和交流中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经历、感受和体会了运用优化思想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在积累一定的数学素养的同时,也让学生收获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所换来的成就,从而获取不断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杨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报告[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第2期(总第98期):26-27

[2]孟祥瑞.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3年第6期:308-309

[3]鲁海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布置[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第4期:82

612c36309bb9b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